第8章 再访雅居:智慧的共鸣(2/3)
些不好意思,连忙道:“姑娘谬赞了。只是些浅陋的推测,尚需验证。”
“陆书佐不必过谦。”蔡琰微微一笑,随即转回正题,指着那符箓图案,“关于此符,家父昨日也曾提及。他说此符形制古拙,确有早期道符的影子,但也掺杂了一些……似乎是南方巫蛊遗风的元素。
颍川之地,上古曾有巫风盛行,虽然后来被儒家礼教所取代,但乡野之间,难免还有些残存的秘传。太平道虽源自北方,但在传播过程中,吸纳融合各地信仰习俗,亦是常有之事。
若此符真是凶手所留,或许代表着他们并非纯粹的太平道主流,而是……一个吸收了地方巫术传统的、更为激进或带有特殊目的的分支。”
她的话,印证了我之前的猜测,也提供了更具体的方向。“地方巫术传统……”我喃喃自语,“这是否意味着,凶手团伙中,有熟悉本地隐秘传承的人?”
“极有可能。”蔡琰点头,“而且,某些巫术或秘传教派,确实会对特定的数字、方位和时辰有着特殊的执念。他们相信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行事,可以获得神秘力量的加持,或是达成某种象征意义。陆书佐所怀疑的时间间隔缩短,或许……并非偶然,而是遵循着某种他们内部的‘仪轨’或‘计划’。”
她的分析,如同一道闪电划破迷雾!将我模糊的感觉,赋予了更合理的解释。如果凶手的行动是遵循某种“仪轨”,那么预测他们下一步的行动,就并非全无可能!
“仪轨……计划……”我心中激动,仿佛抓住了关键的线索,“若能知晓这‘仪轨’的具体内容……”
“这恐怕极难。”蔡琰摇了摇头,面露难色,“此类秘传,向来口耳相传,外人极难窥探。不过……”
她沉吟片刻,“家父带来的一些藏书中,有几卷是关于颍川本地风物、轶闻杂谈的,其中或许会有些零星的记载或传说,未必直接相关,但或许能提供些许旁证。”
“那真是太感谢姑娘了!”
我喜出望外,这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不知可否……”
“陆书佐若不嫌弃,可随我来。”蔡琰站起身,引我走向客栈后院一间看似普通的厢房。
房间不大,但四壁都堆满了书简,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