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意外重逢?徐庶的抉择(1/4)
离开那座见证了“玄镜台”初立的废弃驿站,我和那位名叫石秀的书生,继续着我们艰难的西行之路。
石秀虽然文弱,但心思缜密,颇有韧性,一路上倒也帮了我不少忙,比如记路、辨认草药、以及在我需要伪装身份时充当书童或同伴。
我们的目标是尽快脱离颍川郡界,进入相对安定一些的豫州地界,再设法前往洛阳。
然而,沿途的景象却日益凋敝,战火和饥荒如同两头凶猛的野兽,吞噬着这片土地上的生机。
难民潮汹涌,随处可见饿殍和流离失所、面容麻木的人群。
这日傍晚,我们来到黄河(或其某条重要支流)的一个渡口。
因为战乱,官府的渡船早已停运,只有几艘破旧的民船,被一些趁火打劫的船夫把持着,索要高昂的渡河费用。
无数想要逃往河北或关中寻求生路的难民,拥挤在渡口边,焦急地等待着,哭喊声、争吵声、哀求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幅令人心碎的画面。
我和石秀也混在人群中,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渡口人多眼杂,最易暴露),一边盘算着如何才能安全渡河。
就在这时,我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不远处一个蜷缩在角落里的身影,顿时停住了。那个身影看起来异常熟悉!
我仔细辨认了一下,心中猛地一震——竟然是他!那个在小石村被我救下的、名叫元直的少年,徐庶!
他比上次我见到时,显得更加瘦弱和憔悴。身上那件本就破旧的衣服,此刻更是沾满了污泥和草屑,脸上也脏兮兮的,只有那双眼睛,虽然因为饥饿和疲惫而显得有些黯淡,但深处的那份聪慧和倔强,却依旧清晰可见。
他并非独自一人。在他的身旁,躺着一位面色苍白、气息微弱的中年妇人,显然就是他的母亲。
妇人似乎病得很重,紧闭着双眼,眉头痛苦地蹙着。徐庶正焦急地用一块破布蘸着浑浊的河水,轻轻擦拭着母亲干裂的嘴唇,眼中充满了无助和焦虑。
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不由得揪紧了。小石村一别,不过短短十数日,他们母子竟已沦落到如此境地!
看来,小石村虽然最终免于屠戮,但接踵而来的战乱和官兵的骚扰劫掠,还是让这些无辜的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