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危机化解(3/7)
蒙阿公将一块黑膏药贴在榫头开裂处,膏药遇木即化,像有生命般渗入缝隙。老墨师用手指蘸了些膏药,在需要钉钉的位置画了个小圈。
\"这里,斜着钉,三分力道。\"
龙安心对准标记,举起铜锤。第一下敲歪了,铜钉在木头上留下一道浅痕。他调整角度,第二下正中钉帽,铜钉稳稳地吃进木头约半寸。
\"继续,别停,\"蒙阿公指导道,\"跟着我的节奏。\"
老墨师开始哼唱一首奇怪的歌谣,节奏时快时慢,像是模拟心跳。龙安心跟着节奏下锤,铜钉随着歌声一点点深入。奇妙的是,每钉一下,鼓楼的吱呀声就减轻一分,仿佛这歌声本身就是一种修复力量。
\"这是《营造歌》,\"钉完第三根钉子后,蒙阿公解释道,\"每个榫卯都有自己的节奏,顺着它,木头就听话。\"
龙安心看着老墨师布满老茧的手指在木构件上游走,像医生诊脉一样精准地找到每一个应力点。那些看似随意的敲击和按压,实则都有深意——这里需要加一片楔子,那里要削去一点多余没有图纸,没有测量工具,一切知识都储存在那双见证了近一个世纪风霜的手中。
\"阿公,\"龙安心忍不住问,\"您是怎么学会这些的?\"
老墨师正在调整一个隐蔽的榫卯,头也不抬:\"跟你父亲一样,从唱《营造歌》开始。\"他突然停下动作,指着榫卯内侧,\"看这里,认识吗?\"
龙安心凑近看去,在木料内侧刻着一个极小的符号——汉字\"法\"的变体,与苗族纹样融合在一起。
\"这是\"
\"《营造法式》的标记,\"蒙阿公的声音带着骄傲,\"你曾祖父龙远山从汉族师傅那里学来,又加入了苗族"鱼骨式"。\"他沿着构件指示,\"看这些线条走向,像不像鱼刺?\"
确实,整个榫卯系统的结构酷似鱼骨——中央一条主\"脊椎\",向两侧分出逐渐变短的\"肋骨\",既保证了强度,又留有伸缩余地以适应热胀冷缩。龙安心曾在父亲的笔记中见过草图,但亲眼所见更加震撼。
\"苗汉本是一家,\"老墨师继续工作,声音混在风雪中,\"你们汉人有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