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润物无声的变化(2/4)
太尝尝鲜。
在捡垃圾的过程中,王鹏奔波在工厂、疗养院的家属区之间,也接触到了不少人。王鹏的乐观向上,不卑不亢的态度赢得了这些人的认可,有时候也会有意识给他留点儿能够卖钱的破烂,让他拿走。
王鹏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又有着着名的名胜古迹,是有名的旅游胜地,离得省城又近,建有不少的疗养院,什么干部疗养院、工人疗养院、铁路疗养院,还有宾馆,省里的国宾馆就坐落在这里。
在这些单位里边,不仅有疗养学习人员,还有大量的工作人员和家属,王鹏穿梭在这其间,混了一个熟面孔。
以他八九岁的外貌,六十岁的心态,两世为人的经历,以及经历世事的情商,与这些爷爷奶奶、大爷大妈、包括一些兄弟姊妹打搅起来,真是容易的不要不要。
今天给那个奶奶带把家里刚割的韭菜,明天给那个大妈摘点儿西红柿黄瓜,后天还给看门的大叔敬支烟,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认可,简直如入无人之地。
刚开始这些人还有点儿矜持,到了后来,熟了以后,便无话不说,渐渐地提出了他们的一些需求。
“小鹏,上次你家的那个黄瓜不错,能不能给大妈买一点儿过来?”
“小鹏,咱们这儿的大米不错,能不能帮大叔买一点儿,我那个占有从外地过来看我,我想给他带一点尝尝鲜。”
诸如此类的诉求不绝于耳,王鹏都热情地将这些要求答应了下来,尽量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刚开始,王鹏还是从自己家里拿,免费送给他们,后来这些大妈大叔也不好意思白拿了,和王鹏做起了生意,让他从中挣个块儿八毛钱的。
于是,不知不觉间,给王鹏又打开了一个新的赚钱的路子,他从村里的人们手里拿自己家出产的农产品,稍微加个几分钱卖给自己认识的这些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刚开始,仅仅是一些菜蔬,到后来,白面、大米、水果、禽蛋都成了他们交易的常态。
在交易中,王鹏不仅赚到了金钱,还收到了好多的粮票,甚至有全国粮票。
刚开始,量很小,家里人也没有介意,甚至王鹏怕家里人反对,拿东西的时候都没有打招呼,随着生意的扩展,渐渐地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