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润物无声的变化(4/4)
之间到吴司务长哪儿拉呱拉呱。
大米是当地的特产,当时粮站供应的大米是南方产的那种糙米,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一些省里的老干部过来疗养,当然是想吃到当地的特产的。
吴司务长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给这些领导干部搞点儿特产尝尝,既然熟悉了,当然就聊到了这个上头,王鹏也就有了给干疗供应大米的想法。
刚开始,也就十几二十斤,后来渐渐就多了起来,而且,也有了一些其它的种类,比如说小米、松子、蘑菇等特产。
每次都是用肩膀背着去的,吴司务长看他辛苦,就将院里一个淘汰的三轮车给了他。
哥哥听王鹏讲了这么一顿,也是十分的惊异。
“小鹏,你每个月能挣多少钱?”
“没有多少,每个月我也就是能收个百八十斤的东西,挣个一二十块钱的样子。”
“每斤能挣多少?”
“松子这些能挣个一两毛钱,大米也就是几分钱的样子。”
“他们要的多不多?”
“具体的我没问过,不过我每次拿过去的东西,他们都收了。”
“我能不能帮你收?”
“当然可以,哥只要你能收来东西,我给你分一半的钱。”
就这样,哥哥和他一起干起了特产售卖和捡破烂的生意。
有了哥哥的加入,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进货的量大了许多,原来不把他当回事的乡人开始和他们郑重地合作起来。
其次,活动的范围大了许多了,哥哥有时候骑着自行车可以跑的很远,到更远的一些工厂家属区去贩卖。
一个暑假下来,王鹏算了一下账,他哥俩挣了四百多块钱都不止,一下子有了扩大生产力的实力,而且家里也认可了他们的行为,纷纷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