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竹纤维的新契机(2/3)
谢武明点头应下。交代完这些,两人开车回镇里。等回到镇上,天已经黑透了。他们在镇食堂匆匆吃了口饭,林海阳就回到办公室,开始整理竹业产业升级的资料,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左右才回去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林海阳和谢武明就出发去了苏江大学。到了学校,材料系的龚主任热情地把他们带到实验室。
龚主任拿起一块做好的竹纤维成品递给林海阳:“林镇长,你瞧瞧,这根本就看不出来是竹子做的吧?你再闻闻。”
林海阳接过来,仔细端详,又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惊喜地说:“还真有股淡淡的竹香味呢!”
龚主任笑着介绍起来:“林镇长,这竹纤维要是加工成生活用品,那用处可大了去了。就说这竹纤维的特点吧,竹子长得快,三到五年就能成材,而且不用打农药,环保又可再生。它透气还吸湿,夏天穿用它做的衣服,那肯定特舒服。还有啊,它本身就能抗菌抑菌,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细菌,都能被它抑制住,咱不用再额外做化学处理。摸起来还特别柔软亲肤,跟蚕丝差不多,敏感肌肤的人用着也合适。”
“另外,竹纤维的用途也特别广。比如说纺织品这块儿,能做t恤、袜子、内衣,还有床单、毛巾这些。夏天穿竹纤维的衬衫,又透气又抗菌,肯定受欢迎。还有卫生医疗方面,能做医用纱布、口罩,连一次性环保纸尿裤都能用它做。家居用品也能做不少,像竹纤维餐具,用完能降解,还有抗菌的砧板、收纳篮啥的。”
林海阳听得连连点头,一边听一边思考着。听完后,他和龚主任深入交流起来,从竹纤维的特性到未来市场的拓展,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谢武明则在一旁认真记录着每一个要点。
林海阳接着说:“龚主任,除了这些,咱们还得想想竹子的其他产业延伸。”两人又就这方面展开讨论,越聊越兴奋,最后一致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专利归龚主任所在的学院所有,但使用权优先给林海阳。毕竟林海阳不仅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思路,还能提供原材料,把科研成果转换成实际用途的商品。
从学校出来,林海阳心里就有了谱儿。他准备大干一场,回去就招商引入投资者,用股权的方式组建竹业产业。现在专利和原材料都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