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李世民提问!(2/3)
他萧然忽然压低声音:“盛极而衰,这是不可避免的,大唐经历了开元盛世,开始走下坡路了。”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拥兵自重,朝廷再无节制之力。至僖宗时黄巢起义,天下已然分崩离析。”
喜欢大唐历史的,最多的也是喜欢初唐和盛唐,中唐晚唐让人惋惜。
“割据藩镇宦官党争”李世民喃喃自语,心里思索怎么避免这些问题。
肯定是希望大唐多存在一段时间,希望大唐更好。
“陛下,藩镇、宦官、党争,这些的确是大唐衰落的显著表象。”
“但究其根本,土地兼并才是症结所在。”
“自秦汉起,富户豪族不断兼并土地,致使大量百姓失去立身之本,生活难以为继。”
“到了大唐,均田制起初虽使百姓受惠,但随着时间推移,土地兼并之风又起,百姓无田可耕,赋税却日益沉重,这才是王朝动荡的根源。”
萧然顿了顿,继续说道:“后世王朝虽都汲取前朝教训,却仍难以摆脱兴衰轮回。”
“大唐之后经历几十年的乱世,中原地区建立起大宋王朝。”
“就说大宋,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之祸,大力削弱武将权力,军队调动频繁,兵不识将、将不知兵。”
“此举虽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隐患,却导致对外作战时屡屡失利。”
“边境战事吃紧,为求和平,每年还需向辽、金输送大量岁币,加重百姓负担,同样为王朝覆灭埋下祸根。”
“凡事都有两面性,不可能完美,面面俱到。”
李世民点点头,“这倒是不错,这些看来是无法避免的。”
李世民也只能接受,他是帝王,是天生的天才政治家,比萧然这个普通人更懂这些。
“后世如何评价朕?如何评价贞观一朝呢?”李世民很在意这个问题。
萧然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地望向李世民,语气中带着由衷的敬佩:
“陛下,后世史家论千古帝王,将您与秦皇汉武并称,但若论‘全能’二字——你当属第一。”
他顿了顿,继续道:“论武功,您十八岁起兵,平定天下,灭突厥、征高昌,四夷宾服,被尊为‘天可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