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郑毅的狮子大开口(加更3)(2/4)
炉子只要能转的起来,至少就是年产十万吨,你……要在南洋转这个炉子?啊?”
郑毅:“反正那炉子放国内你们也没用,不是么?都绣住了根本动不了,你莫不如给我,搬迁、拆卸的费用我们出。
我再出二百万国币,算是买高炉的价钱,动力三角翼的技术我无条件分享,另外我生产出来之后,再白送你们两千架,至于是送给中央军还是粤军,您定。”
“高炉落我手里,我肯定能把这东西修好,练成钢了之后,我每年再以成本价跟你们交易三万吨钢材,如何?
咱们南洋华商,至少都是爱国的,国家危难之际,这都是能挺身而出的。”
“如若不然,这个废炉子在你们手里没什么用不说,日本人现在陈兵锦州,对关内虎视眈眈,万一他们打进关内,打进了北平,怎么办?这炉子留给日本人,修好了炼钢做武器么?”
“您要是不同意,那我跟您就没什么可谈得了,国内现在的实业部部长是孔先生吧,两百万国币给他私人,泰有矿业最迟两年后就会在港岛上市,我也可以做主给孔先生私人一点原始股,只需要他签个字,把一个十几年没有用,完全锈蚀的炉子,当废铁卖给我,您觉得这买卖他能做么。”
李怀霜:“…………”
最终,李怀霜还是同意了郑毅的条件,说是他回去之后试试,郑毅还特意提出要给他拿一百万的“活动经费”,他也没拒绝。
毕竟,这炉子由他来卖,总比姓孔的来卖强。
全天下谁不知道,那位“孔财神”是个他妈的什么玩意。
他妈的,谁再说郑先生是个只懂技术,不懂商业他跟谁急。
这商业谈判能力多强啊。
一场谈判,皆大欢喜。
李怀霜虽不敢保证他一定能成,但郑毅知道概率很大,国民政府对那个炉子真的是不怎么看重的。
郑毅自己也不觉得他这是在占国家便宜。
反正历史上,石景山钢铁厂一直到1937年之前,一斤钢也没生产过。
1937年之后倒是开始产钢了,给日本人产钢了。
这台所谓的锈蚀多年,已无法重启的,闲置了十几年的钢炉,落日本人手里的第一年就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