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先天之道(2/3)
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怡宝若有所思,问道:“老君,这先天地而生的道,既无声又无形,它是如何孕育出天地万物的呢?”
老子手抚长须,说道:“道虽寂然无声、空虚无形,却蕴含无穷生机与力量。其独立长存,循环往复运行不息,无有止境。恰似那混沌未开之态,内藏无限可能。它以一种微妙玄通之理,逐渐分化阴阳,阴阳交感而化育万物,犹如母之生子,此乃道为天下母之缘由。”
小普接着问:“老君,您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这其中的‘逝’‘远’‘返’该作何解?是说道的运行轨迹吗?”
老子微微点头,道:“此乃道之运行妙理。大,言道之浩瀚无垠,无所不包。其运行如江河奔腾,向远方流去,此为逝,象征着道的无限延伸与拓展,无远弗届。而远至极致,又复归本原,是为返。如四季轮转,春去秋来,循环不息;又如万物生长,盛极而衰,又于衰败中孕育新生,皆体现道的逝、远、返之律。”
怡宝又问:“老君,‘人亦大’且‘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为何人能与道、天、地并列为大呢?”
老子目光深邃地看着他们,说道:“人有灵智,可感知天地之道,并有能力去体悟、践行。人能以地之厚德载物为榜样,学习天的广大包容,进而追寻道的真谛,于天地间创造文明,与万物相互影响。若人能依道而行,善用智慧,便可与道、天、地同参造化,故人居四大之一。然人亦常因私欲而偏离正道,若能克己复礼,返璞归真,方能彰显人之伟大。”
小普思索片刻后说:“老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否意味着人要依次遵循地、天、道的规律,最终回归自然本真之态?”
老子点头道:“然也。人立于大地之上,应学习大地的沉静、包容与承载。大地依循天的四时变化,天又以道为准则,而道则纯任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人若能层层上溯,以自然为最终归依,不妄为、不造作,顺应自然之性,于内心修持宁静淡泊,于行为举止契合天地之道,便可达到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