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吃个苹果吧(2/3)
问:“老君,‘知其白,守其黑’,明了光明却安于黑暗,这其中深意何在?”
老子微微点头,道:“白色常常被视为显眼、明亮和引人注目的象征,而黑色则往往代表着隐匿、深沉与神秘。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大多数人都热衷于追求光明所带来的荣耀和辉煌,他们渴望站在舞台中央,接受众人的瞩目和赞美。
然而,这些人却未曾意识到,在那看似无尽的黑暗之中,同样蕴含着一股强大而深沉的力量。
所谓“守黑”,意味着即使身处繁华喧嚣的环境之中,依然能够保持低调和内敛。
它并非是要我们完全隐藏自己,而是告诫我们不要过于炫耀和张扬自身的成就与光芒。
这种品质就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虽然不如太阳那般耀眼夺目,但它们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散发着独特而持久的光辉。
当一个人真正做到了守黑,并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他便有可能成为天下的典范。
这并不是说要让所有人都去模仿他的行为举止,而是通过自身的德行修养,形成一种稳定不变的模式,从而影响周围的人和事。
如此一来,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无常,他始终能坚守内心的宁静与坚定,不为世俗的名利所动摇。
最终,这种守黑的境界会引领人们回归到那个混沌未分的无极之境。
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是非善恶之分,也不存在明显的二元对立。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存在着,相互交融又彼此依存。
只有当我们领悟到这一道理,才能真正超越世俗的偏见和狭隘观念,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世间万物,进而触摸到道的本质所在。”
怡宝又问:“老君,‘知其荣,守其辱’,既知荣耀为何要守辱呢?”
老子目光深邃,说道:“荣易使人骄纵,辱则促人自省。守辱如谷,虚怀若谷方能容纳更多。不被荣耀冲昏头脑,常德方能充足,回归到质朴本真的状态。当内心质朴,不为名利所累,便可在世间应对自如。”
小普思索片刻后说:“老君,‘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这是说质朴分化为万物后,圣人该如何治理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