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墨迹的异变(1/3)
林小雨的笔尖悬在笔记本上方,银蓝色的字迹像活物般蠕动。教室的日光灯突然闪烁,在课桌上投下诡异的阴影——那分明是一只正在梳头的手影。
\"你的笔记本\"转学生周雯凑过来,瞳孔突然收缩,\"在流血?\"
林小雨低头,发现银蓝墨迹正渗出鲜红,在纸上组成新的文字:
\"游戏继续:找到真正的玩家\"
窗外传来\"咔嗒\"一声,体育器材室的金属门无风自动,里面传出规律的——梳头声。
生锈的更衣柜里藏着一面破碎的仪容镜。当林小雨推开柜门时,镜中映出的不是她自己,而是三十年前的实验室场景:
年幼的陈晓被绑在椅子上,研究人员正将某种液态镜面注入她的眼睛。突然,陈晓转头看向镜外,嘴角咧到耳根:\"你终于来看我了,第1381号实验体。\"
镜面突然浮现林小雨的出生证明,父母签名栏赫然写着:
父亲:林守镜(镜渊研究所第13任主管)
母亲:陈雨(实验体1380)
器材室的篮球突然同时弹起,在地面砸出星图状的湿痕。
深夜,林小雨撬开母亲上锁的梳妆台。抽屉里整齐排列着七把木梳,每把梳齿间都缠绕着不同颜色的头发:
黑色(标注:丈夫)
银白(标注:沈小嫣)
棕红(标注:苏雅)
空置的梳子(标签写着:小雨)
化妆镜突然自动亮起,显示三年前的监控画面:怀孕的母亲正在往自己眼球里滴入银蓝液体,轻声哼唱:\"睡吧宝贝,当你醒来,就会成为最完美的\"
视频突然跳转,变成实时影像——母亲此刻正站在卧室门口,右眼完全镜面化,手里握着那把空梳子。
教师办公室的玻璃柜里,陈列着三十年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奖杯。林小雨擦去灰尘,奖杯底座刻着:
\"授予李镜明同志——镜渊项目杰出贡献奖\"
档案室泛黄的会议记录记载:
\"1983年6月,首批学生载体实验启动,7名儿童在照镜子时出现载体反应\"
突然,所有文件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