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波折与突破(1/3)
随着林悦和沈逸全身心投入电影筹备,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林悦整日埋首于海量的资料研究与实地考察中,像一位执着的探险家,在社会万象的迷宫里探寻宝藏,试图精准提炼出社会问题的核心,转化为触动人心的视觉语言。她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老旧社区里斑驳的墙壁、菜市场中嘈杂的叫卖、写字楼里疲惫的身影,都成为她灵感的来源。每一个细节、每一种情绪,她都不放过,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本,记录下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沈逸则凭借演艺经验,协助林悦从角色情感角度完善画面构思。他常常与林悦坐在昏暗的工作室里,就着一盏孤灯,对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进行反复推敲。他会模仿角色的动作、语气,为林悦生动演绎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让那些原本只存在于剧本上的文字,瞬间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二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制片人每次来探班,看到他们全情投入的样子,对项目的期待值就又多了几分。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时,项目遭遇了第一个重大阻碍。电影原定的拍摄场地因政策变动无法使用,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破了原本有条不紊的节奏。新场地的寻找迫在眉睫,且需契合影片严谨的场景设定,这无疑给时间本就紧张的筹备工作雪上加霜。
林悦和沈逸跑遍城市各个角落,汽车的轮胎在柏油路上留下一道道匆忙的痕迹。他们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深入到废弃工厂、老旧街区,每一处可能的场地都不放过。烈日炎炎下,他们汗流浃背地在各个场地之间奔波,汗水湿透了衣衫,又被炽热的阳光烤干,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盐渍。筛选出的场地却都难以满足要求,不是空间布局不合理,就是光线条件不理想。团队内部气氛也愈发凝重,每个人都像是被一块无形的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
与此同时,电影的预算也出现了问题。部分投资方对影片现实题材的商业前景产生疑虑,要求削减制作成本。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投资方代表坐在会议桌一端,表情严肃,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每一声都像是敲在林悦和沈逸的心上。这直接影响到拍摄设备、后期制作等关键环节的资金投入。面对投资方的压力,制片人左右为难,在中间不断斡旋,试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