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和贾诩聊多了,会觉得自己是个好人(3/3)
天开了吗?看来,以后吾还是要尽量,招揽贤才啊。”
“启禀主公。”贾诩心中一动,道:“现在就有一个贤才,不知主公想不想招揽?多了不敢说,其人家学渊源,治国理政之才,绝对在微臣或者程昱之上。”
“此人是谁?”
“太尉杨彪之子,弘农杨氏之嫡传,杨修!”
杨修是上了中学课本的人物。姜耀要是没听说过,那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
什么“鸡肋”“一人一口酥”“绝妙好辞”“阔字门”之类,关于杨修聪明绝顶的典故,就不必提了。
只说杨修在历史上担任的官职——丞相府主簿。换言之,就是曹操的大秘书,或者大管家。据记载,当时杨修“军国多事,脩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以下,并争与交好。”。
所以,绝对不能把杨修当成一个普通的文人来看,而应该把他看做一个政治军事的多面手,其才能令曹操都赞叹不已。
什么?杨修卷入曹丕和曹植的太子之争,连自身的性命都无法保全,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问题是,姜耀也不需要杨修有什么内斗的“大智慧”啊。杨修处理日常军政事务的“小聪明”,才是姜耀真正需要的。
姜耀眼前一亮,道:“如果能得杨修辅佐,当然是好事一件。但是,该如何招揽他呢?”
“如果说袁绍家里是四世三公,杨修家中就是四世太尉,门第高贵,世代簪缨,主公想要正常招揽,当然不可能。不过,就在年前,杨修的父亲太尉杨彪,深为曹操所忌惮,先是免除所有官职,然后以谋反罪诬告下狱。如今虽然经过多方士人相救,已然放出了大狱。但就在许昌监视居住。而杨修,现在并不在许昌,却是在老家弘农郡读书。如果现在,主公派兵强行征辟杨修为僚属,传到曹操的耳朵里会怎么样?”
姜耀道:“曹操终于找着了正当理由,当然会迫不及待地杀了杨彪。”
“杨修既然和曹操有了杀父之仇,又在主公麾下,岂不只能为主公效力了?”
“呃…”
果然,和贾诩谈话多了,会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个好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