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姜耀称王,册封诸美(1/9)
随着建安十四年正月初一的临近,诸侯使者们相继来到了洛阳。
曹操派来的使者,自然是荀攸和曹昂。孙权的使者,依旧是鲁肃和张昭。刘备的使者,也依旧是诸葛亮和刘封。不过,刘琮、刘琦、张鲁这三路诸侯,没有派使者,而是亲自前来。
很简单的道理,刘琦的汝南郡,完全是靠着天策军的保护而存在。刘琮的荆州,完全在天策军的掌控之中。张鲁也准备投天策军了。此时,这三人亲自来洛阳,不但不会有什么危险,而且能表达对天策军的忠诚。
众人来到洛阳的第一步,不是入城,而是参观洛水之畔的铜雀台。
没错,就是铜雀台。
在历史记载中,曹老板夜宿邺城,半夜见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得铜雀一只。荀攸建言,昔日舜的母亲,梦见玉雀入怀而生了舜。今日曹公得此铜雀,亦吉祥之兆。曹操闻言大喜,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这记载当然有些不靠谱。
事实上,这是曹老板为了他加九锡,建魏国,称魏公,进行的造势。
姜耀登基为王,没点祥瑞怎么行?
他觉得历史上曹老板的创意很好,就干脆走曹贼的路让曹贼无路可走,也“挖”出来了“铜雀”,并在洛阳城外的洛水之滨建了一座高达十丈、上面有房屋百余间的铜雀台。
姜耀建的“铜雀台”与历史上曹操的“铜雀台”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
其一,铜雀台之前,是一片巨大的广场,全部以水泥铺地。非常平坦不说,而且下雨毫不泥泞,非常适合各种典礼的进行。姜耀登基为王的典礼,就准备在铜雀台举行。
其二,铜雀台上的房屋,全部以玻璃进行装饰。虽然姜耀直到现在,都不准备售卖玻璃,但是,手下的工匠们早已把玻璃制出来了,可以用于房屋的装饰。
这么说吧,巨大而平坦之极的广场,拔地而起高达十丈的铜雀台,台上百余间众多玻璃装饰的房屋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璀璨的光芒,望之真如天上的宫阙一般。
这里已经成为了洛阳最大的、最有名气地面标志物,别说使者们了,就是每个到洛阳的外地人,都要来铜雀台广场转一转,想象一下那高台上的房屋内得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