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用饭(1/4)
等威平王这事得风波处理后,平静得差不多了,也就快到过年的时候了。
贺景时和贺景旭愈发的忙了,两年后要参加一次岁考,等分了等级之后,才能考科考,还得是前三等,才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后面的乡试,考中了可以继续考,也可以选择寻个外放去做官。
“考中举人之后便等于拥有了做官的权力,虽然只是候补官员,但运气好点还是能够外放个七品知县,即便运气差点只能混个县丞、主簿等佐贰官,那身份地位也已经是大为不同。”
毕竟已经等于成为了统治阶层。
今日早上,周学究听了贺老太爷的建议,正在和贺家几个小辈说起中举之后的事情。
贺景春因不走这条路,所以在周学究滔滔不绝地说的时候,他也只是不在焉起来,思绪渐渐飘远;而贺景昌的眼神如同被点燃一般,刷的一下就要冒出炽热的白光来了,他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周学究所说的每一个字。
“即使举人不在京城做官,去别的地方,举人名下的土地也是免赋税的,即举人名下土地可以豁免皇粮国税,如此一来便会有百姓或乡绅主动将土地投效到举人名下,从而获得免税权。”
于是举人一跃便可成为地主。
“有了田地,卖粮食得了收入,便可以买铺子做买卖,日子很有盼头。看是要做官还是继续读下去了。”
但是举人难考算是读书人的分水岭,因而也有“金举人、银进士”之说。
贺景昌得知后,那两只眼睛已经开始冒绿光了。
平日里,贺景时总是对几个弟弟耳提面命地教诲道:“身为堂堂七尺男儿,男子汉大丈夫,日后定要勤奋苦读考取功名,如此方能入朝为官,造福一方百姓,并以此来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
可是对贺景昌来说,那些都是虚的,只有这样实在的好处才能成为他目前的奔头。
“乡试中了是举人,后面就是会试,会试中了就是贡生,再接着殿试,就是一般所说的大考了,就是出状元榜眼的考试。”
周学究难得心平气和的讲了这许多话:“不过,半途中有人会考中举人或者是贡生之后,就会寻个官职或外放,毕竟大考极为艰难,适时转弯也是个选择,你们只需要尽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