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银杏叶的新轮回(2/10)
群赖以生存的“生命源泉”。周围的岩石富含铁、镁、硫等各种矿物质,虽然对于大多数地球生命来说,这些矿物质的存在形式难以被直接利用,但对于适应了火星环境的原始菌群而言,却是它们获取能量和构建自身结构的关键物质来源。 从自身结构特点来看,火星原始菌群具有独特的细胞形态和构造。它们的细胞体积相较于地球常见微生物要小得多,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多面体形状,这种形状有助于它们更好地适应岩石缝隙那狭窄且不规则的空间环境。细胞的细胞壁异常坚韧,由一种特殊的含硅有机化合物构成,这种化合物不仅能够抵御火星地下高压环境的挤压,还能有效地阻挡外界有害辐射的入侵,为细胞内部脆弱的生命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护屏障。 在细胞内部,其遗传物质并非像地球生物那样以双链dna的形式存在,而是一种更为复杂且稳定的环形多链结构,这种独特的遗传物质存储方式使得它们能够在火星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基因突变带来的风险,保证遗传信息的相对稳定传递。同时,细胞内含有多种特殊的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的功能与地球微生物的细胞器有着显着差异。 例如,有一种名为“能量转换体”的细胞器,它通过一种独特的电化学过程,利用火星岩石中不同矿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能量。具体来说,它能够引导电子在含铁矿物质和含硫矿物质之间有序转移,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能量形式,虽然这个能量产生的效率相较于地球生物的有氧呼吸等方式要低得多,但却足以维持原始菌群缓慢而稳定的生命活动。 另外,还有一种“物质合成舱”细胞器,它负责从周围环境中摄取各种简单的无机分子,如二氧化碳、甲烷以及从岩石中分解出来的金属离子等,然后在一系列特殊酶的催化作用下,将这些无机分子合成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不仅用于构建细胞自身的结构成分,如细胞壁、细胞膜以及各种功能性蛋白质等,还能作为储备物质,在外界环境资源匮乏时为细胞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原始菌群的生命活动方式也别具一格。由于火星地下环境能量和物质资源都极度稀缺,它们的新陈代谢速率极其缓慢,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周期才能完成一次细胞分裂和繁殖过程。它们不像地球生物那样通过主动摄取周围环境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