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良辰美景(1/3)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流云灵动的水袖翩然掠过描金雕花的栏杆时,穹顶的十二盏蟠螭宫灯次第亮起。
b市大剧院的舞台此时宛若一枚玲珑剔透的玉雕,被镀上了琥珀色的光。
朱漆廊柱缠绕着金丝牡丹纹,七层纱幕在其后袅袅浮升。
舞台中央的“月亮门”景片泛着珍珠母的流彩光泽,苏绣的湘妃竹影在纱幕后摇曳,恍若被夜风揉碎的月光。
杜丽娘的闺房此刻幻化成泼墨山水——这是请老匠人用古法宣纸手工裱糊的,晕染的墨色会随着灯光温度变换深浅。
我叫林武,跟好朋友盛冬在b市开了一间”寒武时光“咖啡馆,从开业的第二个月,我们就会不定期地收到一份速递,里面都会有一件悬案的线索,有时是几张纸,有时是一些小物件。
两年多以来,我们已经收到了八封速递。
发件地址和发件人都是空白,每次速递都会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落地窗、门缝、招牌侧面等等等,每次都不相同。
前八封速递的案件,我们都侥幸破获了。
当然“侥幸”这个词,是盛冬非常不接受的,如果我非要在破获的前面加个形容词的话,“轻松惬意”是他认可的。
距离破解完第八封速递(请见拙作“成真的剧本杀”)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从冬季到了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
我和盛冬今天来看《牡丹亭》,纯粹是临时起意,我们并不是昆曲的爱好者,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聆听“百戏之祖”。
盛冬还有个身份是b市着名视觉设计公司——霆威国际的老板兼首席设计师,今天的演出票是霆威的老客户送的,一番情谊,又是传统文化,我俩欣然前往。
b市大剧院比起上次我们来听古琴演奏会时,显得更加气势恢宏。
在幕间专场,更换布景时。
“昆曲比莎士比亚早出生两百年。”盛冬忽然开口。
他的黑西装几乎与丝绒座椅融为一体,唯有袖扣在微光里泛着银色的冷光。
虽然我们周围都是空的座位,盛冬依然轻声轻语。
“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写完《牡丹亭》时,伦敦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