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1/3)
“皇爷,孙承宗和孙传庭到了,在殿外候旨。”
听到孙承宗到了,崇祯立马站起来出门到殿外迎接。
“大伴,赶紧给孙师和伯雅搬锦凳!”
崇祯拉着孙承宗和孙传庭的手,进入大殿。孙承宗和孙传庭彼此看了看,都还不太习惯皇帝的如此热情。但也只能随着崇祯进入大殿。
孙承宗,字稚绳。天启二年,孙承宗作为大学士自请前往边疆。负责山海关、蓟、辽、天津、登、莱等地的军事事务。天启四年,魏忠贤认为孙承宗的功绩很高,希望拉拢他,但孙承宗对魏忠贤等人不予理睬,导致魏忠贤对他怀有敌意。此后,阉党成员李蕃、崔呈秀、徐大化相继上书抨击孙承宗。面对这一局面,孙承宗选择闭门辞官,并提出辞职请求(原历史上,孙承宗在崇祯二年皇太极绕过宁锦防线第一次入关,也就是己巳之变期间,崇祯召孙承宗再次入朝。网上有人说明亡于孙承宗-宁锦防线耗干了国库,加剧了明朝廷的财政危机,作者不认同此说法。崇祯十一年,清兵深入内地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家族人奋起抵抗。高阳城被攻陷,孙承宗被俘。在向朝廷叩头后,他选择上吊自尽,终年七十六岁。孙承宗整个家族全部殉国)。
孙传庭,字伯雅,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十五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带兵镇压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时年五十一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文武双全,多谋略。
“坐、坐。孙师和伯雅都坐下,朕盼着你们早日到来,盼得朕好辛苦呀!”
“谢陛下!”
“谢陛下!”
孙承宗和孙传庭行了一个拱手礼,半坐到锦凳上。
“孙师今年六十五岁了吧?伯雅今年三十五岁?”
“回陛下,臣今年正好六十五了,陛下日理万机,居然记得臣的年岁,臣惶恐”
“回陛下,微臣今年刚好三十五岁。”
二人再次行了一个拱手礼。
“今日把孙师和伯雅请来,实在是因为目下局势危如累卵,外有贱奴肆虐,内有民变四起,朝廷亏空,朝政糜烂。朕初登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