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炮在手,天下我有(2/3)
后一个问题,撞针怎么做了。这玩意做不好,前面都是白搭。崇祯想了很久,最后决定把燧石碾磨成粉涂抹在撞针上,在炮弹的尾部沾上火药和少许铁粉。通过炮弹的自重下落的速度让炮弹尾部的铁粉火药桩基到涂抹有燧石粉末的撞针上,一定可以点燃火药。想到了就试一试呗!要是有硝化甘油就好了,蒸蛋硝化棉,完美。
崇祯用泥模做出几个炮弹尾环,沾上铁粉和火药,拿起离地一尺高,对着撞针松开手。下面立马烧了起来,虽然眨眼间又灭了,因为火药燃烧完了。
成了!
“现在就组装一个,朕现在就去试试,多生产一些炮弹!”
崇祯很是高兴,立马吩咐匠人开始组装。宋应星上前支开匠人,亲自动手组装起来。
由于是第一次亲手组装,所以宋应星很是小心翼翼,生怕出错。同时也是思考后续的改进措施。
吃完午饭,崇祯带着一行三百多人骑马离开科学院,直奔城北而去,同时通知让卢象升带领一千人过来,一直奔跑了三十里,来到一个山沟里,才停了下来。
“周边半径五里的人全部赶走,也不准靠近!”
一下马,崇祯就安排卢象升进场,一是为了造成误伤,二是为了保密。
最终留下来试射的只有九个人,其中三名是匠人。
连续五炮之后,出现了哑火,撞针上面的燧石粉烧完了。
换了撞针继续测试,打完了所有的二十发炮弹之后,崇祯带着几人挨个查看炮弹落点区域。
“徐爱卿、宋爱卿,你们后面多生产一些,要挨个测试,每个角度发射出去的是多远?每个撞针可以激发几枚炮弹?炮弹发射出去多久爆炸?能不能解决炮弹凌空爆炸,也就是大概离地二米或者三米左右的高度爆炸?最远的距离是多少?爆炸范围多大?里面填装的火药和钢针的比例是多少才能让杀伤力最大?里面是钢针杀伤力大还是钢球杀伤力大?如果是下雨天,怎么才能防止炮弹哑火?炮弹怎么保存才能防水?用什么样的木箱保存炮打比较好?朕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你嫩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这些数据都要通过一次次的测试才能得到,交给科学院他们去做吧,自己要去搞硝化甘油去。身为一个高中化学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