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魏忠贤敛财有方一(2/3)
还是要另外带上五百勇卫军随行比较好。”
孙承宗这几个月在南京和魏忠贤接触多了起来,慢慢的也改变了自己的一些固有的想法。
“好,宜早不宜迟,咱家这就出发!”
带上一千东厂番子和二个营的勇卫军六百人,一群人浩浩荡荡向着扬州急速前行。
在镇江渡过长江,上了岸就是扬州。
扬州自古多繁华,此时更是繁华的顶峰!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街道上摩肩接踵,两旁的店铺里人声嘈杂。
怎么看,都是一幅盛世的景象。
安排好随行队伍,魏忠贤直接来到扬州知府衙门。
“下官参见魏公公!”
“下官参见九千岁!”
“参见魏公公!”
不同的人不同的称呼,漕运督抚方岳汞是从一品大员,所以不用自称下官。
漕运督抚方岳贡带着众多漕运官员和本地官员在府衙大门口迎接魏忠贤(作者没找到崇祯元年的漕运总督的史料,所以把后面的总督提了过来)。
方岳贡是典型的东林党人,李自成攻入北京以后,方岳贡自缢殉国。
“以后谁再喊本公九千岁,咱家撕烂了他的嘴!”
魏忠贤这个时候可不敢说自己是九千岁,那是找死,现在可不是天启当朝。
盐商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这是因为食盐作为人们生活必需品,需求量极大,通过食盐贸易获得的利润惊人,因而盐商在聚敛财富的效率、规模以及稳定性上都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的商贾。盐商虽名为商人,实则是有着官商的性质,享有一定的特权。
“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
“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说明盐商的地位是其他行业的商人难以匹敌的。
明朝的漕运总督在淮安任职期间,不仅管理漕运事务,还兼巡抚凤阳之职,因此也被称为漕抚。漕运总督是中央政府派出的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高级官员,品级为从一品或正二品。
“都进去吧,咱家此次前来,是受皇命来查核盐税,望各位大人全力支持。”
魏忠贤大剌剌的走在最前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