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状元审卷 (第二更求订阅)(2/7)
多是用脑子背下来,就比较容易。
但是苏洵仗着自己聪明,从来没有认真读书。
故而对于这些填空题,那也是认识字,但不知道缺失的是什么内容,反正随便写写。
至于其余学子,只要下了苦功夫的,便没有任何难度,兴许会出现错字这种小失误。
至于下午考的便是诗赋。
选题便是少年与愁之间的命题,也可写词。
石介眉头微挑,他根本就没关心那窦臭的事。
昨夜挑灯夜读,就是为了今天早上的贴经,确保自己万无一失。
上午的贴经他考的确实极佳,但是此时的诗赋,确实难住了他。
少年人有什么忧愁的事情吗?
苏洵挠挠头,少年人忧愁的事。
在他看来就是出去玩一半路途之后,发现钱不够用了。
宋煊再次审题,然后开始思索,到底写那首有关发愁的事吗?
难不成这是范仲淹故意给自己放水,鼓励自己把那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给写出来吗?
可是自己只记得这一句,剩下的全都忘了,没法写。
亦或者是范仲淹被这首诗所启发,所以才想问一问少年人的忧愁之事吗?
宋煊思考了一会,摒弃杂念,随即写上丑奴儿,书应天府书院试。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然后宋煊就放下笔墨等待时间。
就作词这种事,能写出来就写出来。
写不出来再怎么想都无济于事。
况且诗赋在科举考试当中占据了大头。
要不然范仲淹、王安石改革时候对科举不会提出要求。
宋煊是会背写的。
知识储备还是蛮丰富的。
但是让他写一个原创,那还不如直接想写背过的哪一首好呐。
在大多数学子全都愁眉苦脸想的时候,宋煊倒是举手提问:
“夫子,请问可以提前交卷吗?”
正在上面坐着的张师德咳嗽了两声,他开口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