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鸾川县百姓都疯了?(3/4)
分到一点粮食呢。
现在整个鸾川县7个公社,也就20万人口左右,这170万斤粮食,每个人都能分到8斤左右,一家少的来说,四五口人也可以分到三四十多斤了。
于是李锦秋再次以同样的方式来到邮局,以李云龙为化名给军分区寄信。
当毕司令和赵政委把手里的信看完,不知用什么词形容他好,太伟大了!
不过二人也对他的身份起疑,为什么偏偏是鸾川县,难道他有亲人在那里?还是他自己就在那里?
两人立即派部队去把粮食从防空洞拉出来,运到鸾川县,然后毕司令联系市里,再由他们通知县里,对这些粮食进行分配。
当鸾川县的人民知道了这个消息时,都疯狂了。
田间的庄稼稀稀拉拉,家里的米缸见底,每一个人都在为了一口吃食而发愁。
孩子们瘦骨嶙峋,听着大人的话,尽量不出门,躺在床上,不运动。
大人们面容憔悴,每天都在找可以食用的东西,树根,野菜早已吃光。
整个栾川县,百姓被饥饿压得喘不过气来,生活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而这时突然得知有人居然给他们捐了那么多的粮食,谁能不疯狂?
当一辆辆的大卡车开进鸾川县,百姓们奔走相告,救命粮来了!
一位老人带着和煦的笑容说:“我要回去给这位大善人立长生碑!”
孩子们围着大卡车兴奋地转来转去,不仅是对粮食的渴望,也有对大卡车的好奇。
为了让这些珍贵的粮食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到每一个需要的百姓手中,县里迅速组织起了分配工作。
各个公社、大队都积极配合,按照人口数量和实际困难程度,有序地进行发放。
在发放现场,大家自觉地排起了长队,虽然每个人都急切地渴望着粮食,但秩序却井然。
大家心中都清楚这些粮食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必须好好珍惜。
这件事还因此上了省里的报纸,很多地方的人们对这个捐赠者好奇不已,特别希望也能给他们捐一些,但是李锦秋实在无法做到,毕竟豫省的人口基数的太大,声望值换来的粮食也分不了多少。
这次的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