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风声(1/6)
商队首领可能真的只是在开一个玩笑,但这句话中究竟有几分真实性,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毕竟在这个时期,商人们可能是整个社会中嗅觉最为敏锐,行动最为快速的一群人。
或许会有人感到疑惑,若是要塞与宫殿的主人都知道商人们本就是一些唯利是图,两面三刀,随时可能倒向自己以及敌人的卑劣之徒,他们又如何能够容忍商人继续行走在自己的城市与庄园中呢?
这一点与此时落后的交通和讯息流动有着很大的关系。
每个地方,即便是巴黎或是伦敦,无论是农民也好,工匠也好,甚至一些骑士和贵族,他们诞生在哪里,就会在哪里生活,他们很少离开自己的领地,除非是要去为国王打仗,或是要去某处朝圣,大部分人几乎就此一生都不会离开自己所生活的街道,或者是村庄。
此时的村镇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熟人社会——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认识他们身边的人,任何一个陌生人出现在街道上都会引起善意或者是恶意的凝视。
同样的,因为人人都足够熟悉彼此,还衍生出了不少羞辱性的公开责罚,像是著名的枷刑,手颈枷、手脚枷——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若是犯了个不大不小的罪过。但法官又认为,他需要遭受一番刻骨铭心的教育,就会那么判处他接受这种刑罚。
手颈枷就是将人的双手和头一起卡在一块木板上,让他撅着屁股维持这个姿势,时间可能从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手脚枷就是将手和脚固定在同一块木板上,叫受罚的人只能无助的坐在冰冷肮脏的地上任人嘲笑和唾弃。
有时候人们还会向他们投掷污物。
但最重要的还是,让他们感到羞愧而无地自容,不敢再犯,还有的就是让人看清他们的面孔,免得又遭了他们的祸。
像是这种封闭之极的社会中,人们习惯了自给自足,但人类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他们也总有想要的东西。
于是商人应运而生,他们就像是穿行于丘陵、山谷以及原野的河流,不断的带来新的东西,又将当地的出产带走,商人的见利忘义很容易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反感和厌恶,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没有了商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都会迅速的变得死气沉沉。
在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