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三问张首辅!临川举子汤显祖(2合1,(6/7)
越诉,便可讨还公道!”
“其三,举贤不避亲,老夫用人问心无愧,可使天下人监督!”
张居正一脸正气,直视汤显祖。
此刻的汤显祖,有些不敢与张居正对视。
对方之言,给他一种“事实俱在,问心无愧”的无力反驳感。
当下的他,还非常稚嫩。
根本没有能力与张居正论辩。
张居正接着道:“若不信老夫之言,可倾力在明年春试中考出成绩,入仕监督老夫!”
汤显祖面色微红,拱手道:“晚生受教了!”
张居正点了点头,环顾四周,见无人再问,便转身离去。
……
大半个时辰后,张居正大步走入内阁值房。
一名文吏小跑来到张居正面前,道:“阁老,城外三问之人,乃是临川举子汤显祖,有些清名,要不要……”
张居正扭脸瞪眼道:“要什么?他所言无错,不准针对此人!”
“是,是!”文吏慌忙答道,他本想邀功,没想到撞在了墙壁上。
……
很快。
百官在城郊向灾民致歉,汤显祖三问张居正的消息便传到了京师的大街小巷。
百姓大多都是欢喜的,因为这是朝廷尊重百姓的体现。
儒生士子们则是议论纷纷,将关注点聚集到了汤显祖的身上。
有儒生甚是钦佩汤显祖,夸赞他敢于质问当朝首辅。
有儒生认为汤显祖是要邀直名,如年初的御史刘台一般。
还有一些儒生觉得汤显祖问得不到位,被张居正三言两语便打发了,若是自己去问,绝对能问得满堂彩,问得张首辅哑口无言。
此类书生在茶馆酒巷高谈阔论,句句不离朝政。
肚子里似乎有无数条治国良策。
论政结束后,他们转身就去了花街柳巷,后者对他们而言,似乎是更重要的事情。
……
四月十六日,近黄昏。
辽东都司,广宁城。
辽东巡抚张学颜、辽东总兵李成梁,还有三位巡察特使:司礼监太监王臻、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曹威、都察院巡安御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