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张四维vs沈子珩!谁是忠来谁是奸((2/6)
。
小万历如此说,他还能说什么,他根本没理由令沈念离开。
这一刻。
张四维在心中想道:待老夫跨过这道坎,若清君侧,第一个清的必须是这个沈念。
张四维缓了缓。
“陛下,正如臣上道奏疏所言,我张、王两家中虽有贪官奸商存在,但只是少数,我与王部堂对朝廷绝对是一片赤诚之心。”
“所谓的侵占军饷良田、勒索藩属贡物、私下与蒙古交易粮铁,实乃少数人私下偷偷而为,朝廷将他们重惩甚至要了他们的脑袋,臣无话可说。但是若以此便毁掉张、王两家,臣觉得非常冤枉!”
“海佥院的《官商蠧国疏》称:晋非大明之晋,而是张王之晋,张王非大明之张王,实乃蒙古女真之张王。此话没有任何证据,完全是朝着张王两家泼脏水!”
“此奏疏诋毁我张王两族的理由有三,其一,官商一体之害;其二,长期垄断之害;其三,走私养敌之害。”
“所谓官商一体之害,当朝马学士(马自强,家族为豫商)与沈侍读亦出自商人之家,他们的族人是不是也应立即罢商?”
“所谓长期垄断之害,大明各地,但凡生意做大者,皆在地方处于垄断情况,要不要也全部严惩?”
“所谓走私养敌之害,除一些蠧虫走私粮铁外,大多数商人都是在践行隆庆和议时的互市之策,如此做,便是通敌卖国吗?”
“众所皆知,海佥院一直期望恢复太祖之制。他眼中的无罪守法者,俨然就是百年难出一个的大圣人!张、王两族的族人可能达不到他的要求,但也绝无他所言的叛国之嫌!倒是海佥院,用此奏疏扰乱朝纲,有邀名卖直之嫌疑,他从一个举人做到当下的正四品言官,靠的不就是这套把戏吗?”
“此外,张首辅提出的去官留商或去商留官之策,是因担心我张、王两家权势过大,日后恐有叛国之行径。因这样无理无据的怀疑,便要除掉对山西有大功绩的张、王两族,莫说臣不答应,山西的百姓、兵卒,皆不会答应!”
“陛下,若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下,认为某个官员拥有造反的能力便将其重惩,那当下最应重惩的应是张首辅!”
“当下的大明,全由他发号施令,朝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