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智救项伯(一)(3/6)
;另一边,他却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手迅速探入自己的怀中。他的动作既仓促又匆忙,但同时又格外小心谨慎,仿佛怀中藏匿之物不仅价值连城、弥足珍贵,而且还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威胁。
张良的眼光十分敏锐,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他就一眼就看出了这名大汉肯定怀中揣有利器。他心中不禁泛起了疑惑,这个大汉为什么要在这里拿出利器呢?是有不轨之心想要伤害他人,还是他也被某些事情逼迫得不得不做出反抗的举动呢?张良的目光始终没有从这个大汉身上移开,他想要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依秦朝当时的法令,老百姓是绝对不被允许身带利器的。这法令犹如一道严厉的枷锁,牢牢地束缚着普通民众的生活。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为了彰显自己大一统的绝对权威,同时也为了防止六国旧民有所反抗,便下令收缴天下所有的铁器,然后把这些铁器全部用来铸造了十二金人。这些金人啊,据说被放置在秦朝的宫殿之中,威风凛凛,仿佛是在向世人展示着大秦帝国的无上威严。
然而,仔细想来,这一说法倒也并不确切。这其中存在着太多难以解释的漏洞。
且先不说这十二金人的体积问题。要知道,当时整个天下的铁器数量是极其庞大的,这其中包括了农具、生活用具以及各种工艺制品等。就算把这些铁器的数量折算到最小,要想铸造出十二个足以体现这样大规模铁器收集量的金人,那这十二个金人得有多大呀?就拿一个普通的成年男子来说,他能够拿得动的农具或者小型金属制品所蕴含的铁量就已经相当可观了,整个天下的铁器加起来,那将是难以想象的数量。如果把这些铁都用来铸造金人,在物理尺寸上几乎是难以实现的。
况且,秦朝虽然实行严苛的统治,但它毕竟还是一个重视生产的王朝。在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是国家的根基。秦朝是希望通过发展农业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的,而铁制农具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铁制农具,农民们只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用最原始的工具去耕种土地,这无疑是低效且难以满足国家需求的。所以,秦朝必然不会禁止铁制农具的使用。
那秦朝法令中对铁器的限制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