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智救项伯(一)(5/6)
成部分。
还有一种颇为有趣的说法。据说老子所着的《道德经》,其中的主导思想是重拾“圣人之治”,而这个“圣人之治”的思想来源,其实就是以十二金人身上的铭文为主导的。老子一生都在追求大道,他的思想深邃而悠远。《道德经》涵盖了众多的哲学思想,如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无为而治的推崇以及对人类道德的重视等。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十二金人铜像对于整个中国哲学文化的发展就有了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它就像是一条隐藏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脉络,连接着古圣先贤们的智慧和老子所创立的道家思想。
但秦朝的确是严格管制民间持有利器的。要知道,在秦朝统治者的眼中,持有利器之人是绝对值得警惕的对象。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整个社会刚刚经历了残酷的兼并战争,六国被秦国逐一灭掉,天下初归一统。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可能威胁到秦朝统治的因素都不会被放过。
那些持有利器的人,在官府看来,要么是心存反抗的六国贵族后人。这些六国贵族曾经在自己的国家里高高在上,享受着无上的荣耀和权力。秦国的统一打破了他们的美好生活和统治地位,他们对秦朝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这些贵族后人在家族传承的过程中,往往受到复仇思想的影响,他们暗中积聚力量,时刻准备着推翻秦朝的统治。而利器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实现复国梦想的重要工具,所以一旦发现有人持有利器,就很可能是这些怀揣着复国野心的六国贵族后人在谋划着什么不利于秦朝的事情。
要么就是有不法之心的歹人。在社会动荡时期,治安问题往往比较突出。一些不法之徒为了自己的私欲,比如抢劫财物、伤害他人等,会利用利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或者偏僻的小巷里,手持利刃,肆意妄为,给普通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张良一眼就看出那个大汉即将暴露在他的目光下,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在那样一个严格管制利器的时代,一旦被官府认定大汉持有利器,那可就是死路一条。捕快们手中的权力在这种时候就会被无限放大,他们完全有理由将这个大汉当作危险分子来对待。而且秦朝的法律严苛,对于私藏管制刀具或者兵刃之类的行为,处罚是非常严厉的,通常是重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