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鸿门斗智(一)(5/6)
,我当时也是形势所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刘邦那一番声情并茂、苦情交加的表演过后,项伯不禁心中动容,觉得刘邦真的是受冤枉了!要是眼睁睁地看着刘邦就这样被项羽处罚,那可就是天大的罪过了。他赶忙认真地交代刘邦:“我回去与项羽说明清楚你的情况。不过你呢,明天一定还是要早一点亲自来向项羽谢罪啊!千万别迟到了,不然项将军生气了,后果那可不堪设想啊!”
项伯心急如焚,连夜策马疾驰,马蹄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如急促的鼓点敲打着人们紧张的心弦。他的身影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在夜色中飞速前行,一路疾驰赶往鸿门。
抵达项羽营帐后,项伯顾不上疲惫,赶忙找到项羽,将刘邦的一番说辞一字不漏地转告给了项羽。他的脸上带着恳切的神情,一边说着,一边不时地观察着项羽的脸色,试图揣摩着项羽的心思。
“项王啊,刘邦他确实没有背叛您的意思啊。他自从进入关中后,对百姓秋毫无犯,还把吏民都登记造册,府库财产也都严加封存,一直都在等着您去接收呢。他派将士把守函谷关,也是为了防止其他盗贼和有异心的诸侯兵马窜入啊!他还说,自己早于您入关,实在是迫不得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灭秦有功,又丝毫没有反叛之心,我们若错杀了他,那就太不守道义了!”项伯极力地疏通,试图为刘邦说尽好话。
项羽听后,原本那如燃烧的火焰般的怒火渐渐有所减弱,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也在项伯的百般劝说下,有了一丝缓和的迹象。
第二天,晨光初现,天空还透着一丝朦胧的雾气。刘邦早早地起身,坐在营帐之中,眉头紧锁,满脸皆是忧虑之色。他深知此次前往鸿门,就如同进入虎口做客,危机四伏。然而,他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逃避,若是不去,岂不是坐实了项羽对他的怀疑,届时项羽必然会大军压境,追杀自己,恐怕自己连这一方立足之地都难以保留。刘邦陷入了前前后后、左右为难的境地,犹如置身于荆棘丛中,找不到出路。
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张良站了出来。他对形势有着清晰而透彻的认识,深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于是,他精辟地向刘邦分析了项羽其人。“沛公啊,您要知道,项羽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