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鸿门斗智(二)(3/8)
于心。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忠诚与信任,让项羽原本因范增话语而产生的杀意,在这一刻仿佛被一层薄雾所笼罩。
项羽何尝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他心中清楚,刘邦依照楚王先前的约定,作为先行入关者称王,从规矩和道义上讲,并无任何非分之处。反观自己如今对刘邦的种种猜忌与逼迫,倒像是违反了当初的约定,显得不够义气。更何况,刘邦这一番言辞说得如此真切动人,全然一副完全在为项羽着想的样子,仿佛他的心中毫无私心杂念,只有对项羽的敬重与追随。项羽不禁为刘邦的真诚所打动,顿觉自己有些做法欠妥,心中涌起一丝歉意。
恰在这时,刘邦为了缓和气氛,进一步说道:“项王啊,您如今威风凛凛,乃是天下人心所向。我不过是有幸与您一同为这天下大业出一份力,何敢有什么不轨之心啊!今日您若能与我和睦相处,我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您成就大业,让您名垂青史!”
项羽听后,心中的那份歉然愈发强烈,他暗自思忖道:“我如今这般对待刘邦,实在是不妥。若是传出去,怕是会落得个失信于人的名声。”
于是,项羽索性设宴款留刘邦,邀请他一同共饮。营帐之中,摆满了丰盛的佳肴美酒,烛火摇曳,映照得营帐泛起一层温暖的光晕。项羽强打着精神,试图缓解刚才的尴尬气氛,笑着对刘邦说道:“沛公啊,今日咱们暂且抛却诸多不快,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刘邦连忙应和,脸上露出难得的轻松笑容,举杯说道:“项王盛情,沛公感激不尽!来,干了这杯!”
然而,这看似平和的宴席,实则暗潮涌动。席间,范增深知刘邦此前的种种表现已然让项羽心软,若不趁此时机除掉刘邦,日后必成大患。于是,他屡次抬眼望向项羽,目光中带着急切与示意。而后,又再三举起自己所佩戴的玉玦,那手中珍贵的玉玦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清冷的光芒,意图十分明显——暗示项羽速速下定决心,斩杀刘邦。
然而,此时的项羽却陷入了纠结与矛盾之中。一方面,他对刘邦的那番说辞,以及先前的种种情谊难以忘怀;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顾及范增的建议和当前的局势。从情理上讲,他觉得如此对待刘邦确实有些过意不去,杀掉刘邦无疑会背上不义的骂名。再加上他心中对刘邦的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