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明烧栈道(4/6)
阳的后面呢,是绵延八百里的秦川平原。这秦川平原啊,那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仿佛是大地母亲馈赠的宝藏。经过郑国精心修建的郑伯渠之后,这片土地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了当时当之无愧的天下粮仓。有了坚固的防御和充足的粮草供应,秦朝自然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崛起并称霸一方。
然而,项羽却对这样至关重要的道理浑然不解,他身边的谋士范增,号称足智多谋,可在这点上,同样是一窍不通啊!他们二人冥思苦想之后,反而认为,要镇慑住天下那些心怀不轨的诸侯,彭城这样的地方,才是绝佳之选,才便于他们楚军如猛虎出笼一般四出征伐。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他们看来,彭城的交通便利,能让楚军快速机动,迅速出击,去讨伐那些敢于反抗的诸侯。可他们却忽略了这种布局在防守上的巨大漏洞啊!
从这点来看,范增比起张良来,那可真是差得远了,远远不止一星半点的差距啊!
张良啊,就像是深邃夜空中那颗最为明亮的星辰,智慧超群。他早就洞悉到了刘邦一旦起事,必先夺取三秦之地的重要性。因为那三秦之地啊,地势险要,物产丰富,若能收入囊中,就如同给刘邦的军队打造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如此一来,刘邦的军队便成了真正的进可攻,退可守之势了!进的时候,凭借着三秦之地的人力、物力资源,可以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向其他诸侯发起猛烈的进攻;退的时候,又可以依托三秦的天然屏障和坚实兵力,抵御外敌的侵扰。这布局,高明之极啊!
刘邦进入汉中之后,深知局势之严峻,形势之复杂。他明白,要想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霸业,必须首先要稳定后方,积蓄力量。于是,刘邦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决心,开始励精图治,积极休整。
他大力推行安抚民心的政策,关心百姓疾苦,轻徭薄赋,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同时,他精心整顿军队,选拔贤能,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素养。在他的治理下,汉中的军政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为日后的出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八月,在一个风云变幻的关键时刻,刘邦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策——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这位军事天才,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终于在历史的长河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