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张良失计(2/5)
军队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向着三齐诸地奔涌而去。那整齐划一的步伐,震天的喊杀声,无不彰显着楚军的强大与威严。一番激战过后,项羽凭借着楚军强悍无畏的战斗力,不久便得胜归来。营帐之中,士兵们欢呼雀跃,战歌飘荡在夜空中,那是胜利的旋律。
其实,回溯过往,项羽当初分封诸侯,实则是出于一种无奈之举。遥想当初,那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战场上硝烟还未完全散去。号称四十万之众的部队,细细数来,大部分还是各路诸侯凑起来的。这些诸侯带着各自的士兵,怀揣着各自的利益与野心,汇聚在了项羽的麾下。而楚军在这庞大的联军中,凭借着其无与伦比的强悍实力,在其中占据着最有话语权的地位。
项羽深知,若不分封诸侯,那些诸侯军必然不会轻易离去,这对于刚刚打下天下的新政权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如同头顶悬着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但让项羽始料未及的是,诸侯一旦受封之后,便仿佛脱缰的野马,又不再受他的管辖了。
如今,齐国叛乱之事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局势。这使得项羽心中那原本就被点燃的疑虑之火,燃烧得愈发猛烈。他渐渐觉得,是时候削弱、吞并这些诸侯了!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天下霸业。
张良挑起这齐国叛乱之事,其背后的动机可谓是错综复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旨在引起中原陷入混乱的局面。在他看来,只有天下大乱,才能在混乱中寻找机会,看能不能真地光复韩国。毕竟,此时的他们,兵力实在太过薄弱,犹如那在狂风中摇曳的小草,稍有不慎便可能被折断。况且,韩王成又一直被项羽扣留在彭城的。张良常常感慨,韩王成无功受封,根本没有当国的实际能力与资格。
说白了,在项羽眼中,韩国那地盘,终究还是他的。当初之所以把韩王成封为王,也不过是借他是韩国王室之名,借此来多占一些“股份”,以此来堵住其他诸侯的悠悠之口罢了。
张良这般的行为,实则是救主心切啊!他深知刘邦的处境与抱负,一心希望刘邦能在这乱世中抓住机会,顺利东出。毕竟,他与刘邦交流起来要顺畅得多。在刘邦面前,他可以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而刘邦也总是能虚心倾听,并给予他足够的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