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主心骨回来了(3/5)
场上屡立奇功,他所到之处,敌军纷纷败退,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真的起到了令人惊叹的奇效。因此,刘邦在最初的时候,对韩信可谓是信心十足,相当“用人不疑”。
就拿樊哙对韩信出言不逊那件事来说吧,当时樊哙在言语上冒犯了韩信。要知道,樊哙可是刘邦的心腹之人,平日里深受刘邦的宠信,在军中威望颇高。可即便如此,刘邦在得知此事后,却并未因为樊哙与自己的特殊关系而有所偏袒。相反,他为了给韩信树立威信,迅速做出了严厉的姿态,甚至表示要斩樊哙。在刘邦看来,韩信这样的将领,其权威必须得到维护,只有这样,才能让韩信更好地为他征战四方。
然而,事情发生转折之后,韩信主动向樊哙交心。韩信深知樊哙性格直爽,此次冒犯或许是出于一时之气,而非心怀恶意。他与樊哙坦诚地交流,化解了彼此之间的矛盾。再加上萧何和曹参等人又多次出面劝说樊哙,向樊哙详细分析了当下的局势以及与韩信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樊哙本就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在众人的劝说下,他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深知自己的行为不仅冒犯了韩信,也给刘邦带来了困扰,于是,他主动找到刘邦,表示愿意接受惩罚,甚至提出要自刎以成就刘邦爱才之名,以此来挽回自己的过失。
刘邦见此情形,心中也为樊哙的知错能改而感到欣慰。但他也不忍心真的失去樊哙这个人才,于是便给樊哙出主意,让他向韩信请求戴罪立功。这样一来,既能让樊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让韩信看到樊哙的诚意,还保全了樊哙的性命,可谓是一举三得。
但自此后,韩信却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只管我行我素。在军队的事务上,他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做法,却很少与刘邦商量。每当有重要的决策需要做出时,韩信都是自行决定,从不向刘邦汇报。他沉浸在自己的军事世界里,仿佛忘记了身边还有刘邦这样一个领导者。
这种情况,长时间下去,使得刘邦深感落寞。他本以为自己与韩信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关系,可如今,这种被忽视的感觉却像一道鸿沟,横亘在他们之间。刘邦有时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营帐外那闪烁的星空,暗自思忖:我如此重用他,给他如此大的权力,他为何却如此疏远我呢?
的确,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