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刘邦问道(3/5)
眼神中充满执着,他渴望从张良口中得到一个更为明确、更为透彻的答案。
张良看着刘邦那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神情,心中不禁露出一丝无奈,他思索片刻后,说道:“那应该是由天道在左右着吧!这其中的深奥之处,还需细细品味啊。”张良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神秘与敬畏,让人感受到天道的高深莫测。
刘邦听了,不禁觉得新奇,说道:“你们玄门中人真是奇特啊!整日里读的是那些奇奇怪怪的书,居然还真能勘测天道,预见天机!对了,上次我问你的啥子是天道,你可是看了《道德经》了?能不能再给我讲讲呢?”刘邦的语气中,既有对玄门的好奇,又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希望能从张良那里汲取更多的智慧。
张良正色道:“这啥子是天道呢,连老子他老人家自己也说得并不完全明晰啊!只晓得在那冥冥之中,有这么一个‘道’在主宰着世界的发展。没有人能够完全把握得住它,只是说这‘道’需要自己去领悟、去体会,在生活的点滴中去寻找答案啊。”张良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老子的敬重,也让刘邦感受到了“道”的神秘与深邃。
刘邦听了,摆摆手说道:“那还说个卵蛋儿!我要是整天都去悟道,这大汉江山的事儿谁来管?我哪有那闲工夫啊!”刘邦的话语,充满了他一贯的豪爽与直率,让人忍俊不禁。
张良听了刘邦这接地气而又幽默的反问,忍不住想笑,又觉得不能失了礼节,只能强笑着解释道:“不过呢,老子倒是在《道德经》的最后提到了‘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张良试图通过老子的话语,让刘邦对“道”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刘邦听了,皱了皱眉,笑道:“你上次不是说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的嘛!怎么现在又变成品德而不伤害(利而不害)去了?只是这圣人之道你还没跟我说过呢!”刘邦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疑惑,他渴望张良能为他解开心中的谜团。
张良微笑着接口说道:“那其实啊,这两者并不矛盾。天之道是利于万物的生长与发展,而不会去侵害它们。损有余而奉不足只是天道的一种具体表现和功能而已。而圣人之道呢,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老百姓谋福利,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却从不居功自傲,不去争夺利益。他们就是契合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