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后记与外传(二)(2/5)
商山芝。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
王安石的诗详细地描绘了张良在汉室兴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看到了张良在楚汉争霸中的从容不迫,以及他为了国家和正义不惜付出一切的高尚品质。同时,他也指出了张良的智慧不仅仅体现在军事谋略上,还体现在他对人生的洞察和对天地的敬畏,从他接受黄石公的素书,到他巧妙地帮助刘邦应对各种危机,无不展现出了他那超凡的智慧和谋略。
司马光则以他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客观的历史眼光,对张良的一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辩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加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阳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司马光认为,生死乃是自然之理,这是无法逃避的。而张良,凭借着他那超凡的智慧和洞察力,能够看透神仙的虚妄。然而,他选择追随赤松子,放弃功名利禄,这无疑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智慧。在那个功名交错的时代,张良能够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摆脱世俗的束缚,将功名看淡,这种境界实在令人钦佩。
这些后人对张良的赞誉与评价,不仅仅是对他个人功绩的肯定,更是对他所代表的智慧、勇气、忠诚和淡泊名利的精神的高度赞扬。张良的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宝库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在古老的民间传说中,流传着一段关于汉相张良的神秘佳话。据说,在张良协助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室之后,这位功勋卓着的相国便踏上了寻找师父黄石公的旅程。
张良的师父黄石公居住在那座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张师山。这座山,名为张师山,宛如一颗镶嵌在大地之上的明珠,坐落在湘、鄂两省三县(通城、平江、岳阳)交界之所。它静静地俯瞰着广袤的大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黄石公隐居此山,使得张师山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然而,张良并未在此长久停留。在离开张师山后,他继续寻觅,终于在相距约50公里处访得一处风景宜人的地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