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正说徐茂公(3/5)
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云:“以智治国国之贼!”回溯历史,为了实现北伐大业,重新恢复汉室的江山社稷,诸葛亮似乎陷入了急功近利的泥沼。为了维持庞大的战争费用,他不惜采取横征暴敛的手段,对百姓的生活状况完全弃之不顾。也不知道这是否就是历史学家陈寿在为诸多名将立传时,却偏偏不愿为诸葛亮立传的原因。
话又说回来,毕竟诸葛亮辅佐的只是刘备,刘备仅仅是三国鼎立局面中蜀汉这一方政权的领导者,诸葛亮也仅仅担任着蜀汉丞相的职位,称其为蜀汉的杰出丞相倒是实至名归,但要称他为天下谋士,似乎还不够资格。故而本书也不记载诸葛亮的事迹。
接下来,要说堪称天下谋士典范的人了,要数大唐军师徐茂公了。
徐茂公这个人啊,在唐初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医学领域也有着很高的造诣,是一位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唐太宗李世民对他赞誉有加,多次公开称赞他:“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意思是他用兵打仗时进行谋划计算,面对敌人变化多端的局势时,能够随机应变、应对自如,这种作战能力连古代的名将“古之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未必比得上。然而,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他的形象却被完全刻画走了样。
就拿《兴唐传》来说吧,其中把徐茂公刻画成了一个军师模样的智囊型人物,还给他安排了丰富的经历。他先后出任瓦岗寨大魔国军师、十八国联盟都军师、西魏国军师,以及后来大唐朝的军师,在各个重要阶段都一直担任着军师这一重要职务。徐茂功的职位性质比较特别,他是文职的将官,这和魏征略微有些差别。徐茂功可不是只负责文书之类的行政工作,而是能够直接指挥军马的军师,在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实际指挥作用。
徐茂功出生在山西路州的龙虎观,他和魏征两人同为道士,最初靠给人算卦为生。后来参与小灵官单雄信策划的绿林义军,在一次极具传奇色彩的贾家楼结拜活动中,徐茂功排名第三,在秦琼之下、程咬金之上。从那以后,程咬金就亲昵地称呼他为“徐三儿,老道”。每当提到军师,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诸葛亮那种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形象。然而,徐茂功在评书中的表现,却并不是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