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道士下山(2/6)
除了营造离宫之外,隋炀帝在巡游的过程中也总是对地方进行大肆扰掠。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强行带走大量的人力物力,强迫当地的百姓为自己服务。这些百姓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劳役任务,还要为这些劳役提供各种物质保障。在掠夺之后,隋炀帝又毫不珍惜这些财物的价值,只是凭借着自己的喜好大肆浪费。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正常秩序,使得社会的矛盾日益加剧,而且也让隋炀帝的形象在百姓心中一落千丈。
大业四年(608 年),隋炀帝还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策——北巡。他率领着自己的大军北巡长城,意图彰显帝国的威严和力量。然而,这次北上之旅却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北巡的过程中,隋炀帝发现突厥的军队在长城一线频繁出没,对自己的帝国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他决定发起对突厥的战争。
大业四年(608 年)三月,隋炀帝派遣大将军薛世雄率领三十万大军前往攻击突厥。薛世雄的军队到达了长城之外之后,便迅速展开了进攻。然而突厥的军队却已经严阵以待,双方的战争陷入了僵持状态。在这场战争中,隋军虽然有着强大的军力优势,但却并没有能够击败突厥军队从而夺回长城的控制权。
在经过一番激战之后,双方都没有办法获得胜利。最后这场战争以双方和谈破裂告终。薛世雄不得不率领着自己的残兵败将返回了长安。这次北巡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隋朝损失惨重,给财政和军事实力造成了严重影响。
大业八年(612 年),隋炀帝还亲自率领大军征讨辽东。这次亲征的规模之大、耗费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隋军的军队数量达到了数十万人之多,他们在辽东半岛上与高丽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场战争持续了很久,最终却未能获得成功。在战斗的过程中,隋朝的军队损失惨重,不仅士兵们死伤众多,而且还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等资源。
这次战争之后隋炀帝并没有放弃继续作战的念头。他于大业九年(613 年)再次亲征高丽。这一次他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采用了一种新的战略。然而战争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且再次遭遇失败使本就困难重重的隋王朝雪上加霜。这接连两次战争的巨大胜利和消耗无疑已经严重削弱了大隋帝国的国力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