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很难评(1/2)
“今天看谁,您老这有计划了吗?”走路当然也不能闲着,该了解还是要了解的。
“阮糖,我们所里有个年纪最小的,他年少时见义勇为致使高位截瘫,因为没钱治疗,家人不但放弃了治疗,还放弃了照顾他,把他送到了他救助的那家人家里便不再管了。”
说着叹口气,这个就很难评,少年内心赤诚,舍己救人却不想至使终身残废。
本来温馨的四口之家一下破损,父母为他治病掏光积蓄,最后实在无力,看着由小康变的贫困潦倒的家。
对这个儿子因爱生恨,恨他多管闲事,恨他把家里拖累成这样,两人上还有老人要养,下还有一个小儿子要养,根本没有精力去照顾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最后把人送到了他救过的那人家里就不管了。
既然你是救别人成这样的,既然救的时候没有考虑过后果,那便让对方负责吧,反正他们夫妻俩是无能为力了。
可少年救助的那家人,已经拿出十万元作为医药费,家里也已经没有余钱在供养少年,事情从最开始的感激的救命之恩,变成了嫌弃,没那本事就不要逞英雄。
少年也从满心赤诚,善良向上的好孩子,变的沉默变的不解,变的敏感,他只是做了个好事不是嘛?
可他内心还是个好孩子,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他觉得他现在就是一个累赘,最后在一个深夜独自推着轮椅磕磕绊绊到了桥边,想要解脱。
最后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发现了正在努力翻越栏杆的他,把人救了下来送到了派出所。
派出所的民警问他什么,他都不说,最后通过一些途径联系到了他的父母,可父母直接说不认识,这让民警也非常难办。
因为少年实在没处去,又是这么个情况,派出所民警直接上报,经过层层筛查了解到少年的真实情况,最后把人送到了研究院。这一住就是6年。
阮糖听了邓教授的讲述,也沉默了,想起一个词叫:大恩即大仇,她的父母不也是如此,报多了报不起,报少了社会舆论能把人淹死。
阮糖从来主张的都是量力而行,三思后行,切莫冲动。可要是能三思而行的就不叫见义勇为了。
人成功救下来并且自己也安全那叫见义勇为;人成功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