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艺术总监赵佶(4/6)
听完,说道:“甚好。然不劳师动众,亦不劳民伤财,可也……”
赵俣哪有时间跟赵佶慢慢商量建延福宫的事,他很快就将此事交给了刚刚上任的工部侍郎李诫、大内总管黄经臣以及赵佶,让他们自己商量着来。
……
赵佶、黄经臣、李诫见面后,很想把这件事做好进而消除之前跟赵俣之间的“误会”的赵佶,迫不及待地问李诫和黄经臣:“陛下准备出多少贯修这处宫区?”
“一百万贯。”黄经臣说出一个赵佶难以置信的数字。
这点钱也想修建一片雄伟又富含艺术气息的皇宫,开什么玩笑?
“仅买木材皆不足也。”李诫也皱眉道。
“官家不是带你二人看过水泥、沙子、红砖、混凝土、毛竹了吗,原料附近山河中皆有,教厢军去找来便是,何须花钱?”黄经臣说。
“诸如此类,虽可建筑,奈何强度不够,岂能用来建造宫殿?若有一处坍塌,伤到贵人,我等皆性命不保。”李诫说。
李诫在建筑领域有着卓越的才能和深厚的学识。历史上他长期从事宫廷建筑的修建工作,主持修建了五王邸、辟雍、尚书省、龙德宫、棣华宅、朱雀门、景龙门、九城殿、开封府廨、太庙、钦慈太后佛寺等十余项重大工程,对工程营造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其编著的《营造法式》,对建筑的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都有着系统的规范和总结。
毫不夸张地说,李诫绝对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建筑专家。
所以,李诫说麻晓娇他们搞出来的这些建筑材料的强度不够,就肯定不堪大用。
“水泥尚可改进,他等正在研发中,旁的,须看尚书真才实学。”黄经臣把难题踢给李诫。
赵佶有些同情李诫,‘陛下既欲营造宫区,又吝钱财,且禁扰民,此诸事相悖,安得两全其美?天幸本王仅司设计规划之职,不然真不知如何是好。’
黄经臣又说:“咱家手上这一百万,能不用,便不用,若能给官家节省些,还能交差,我三人必有重赏。”
赵佶和李诫都快疯了,就这寥寥可数的一百万贯,能够用就不错了,竟然还想收回去一部分。
还有比赵俣更抠门的皇帝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