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各方的共识(2/3)
越觉得眼前这小子不真实。
“都是很基础的社会学常识。”周浩然没觉得这算是什么高见,“你还是说说工资保密吧。”
孟学民道:“现在台里要改革,要制作出好节目,还要上缴逐年提升的利税。这些市场化的要求,都需要台里大批量的引进优秀人才。”
“只可惜,这些人都没编制。”
周浩然叹了口气。
他去过几次《家长里短》的栏目组,这是生活频道现在收视率排名前三的优秀节目。可在这个栏目组,他一个红底黑字的编制工都没见过。
孟学民道:“问题就出在了这里!你知道台里的收入,最大的一部分是什么吗?可不是那21级的基础工资。”
周浩然想到了岁青姐的工资条,“是栏目补贴?”
“对,补贴。”孟学民压低声音,“知道咱们总监一个月能赚多少不?”
周浩然吓了一跳。
孟学民笑哈哈,“我跟你说说没事,他要是有意见,我给你顶回去!”
周浩然尝试着问:“总监的收入构成里,大部分也是来自补贴?”
孟学民道:“对,他一个月大约要审50期节目。每期节目的审片补贴是50块钱,这就是2500块钱了,比他的基础工资可高多了!”
周浩然这下就明白栏目经费是怎么回事了。
像《家长里短》这样的栏目,每期经费达到了2000元。
员工是自己的,场地是自己的,设备是自己的,版权是自己的,请来的嘉宾都给很少的一些车马费。
钱都哪去了?
这审片费,可能就是一笔重要的开支。
节目制作出来了,这个主任审一下,拿50块钱的审片费;换个总编审一下,拿50块钱的审片费;再换个总监审一下,再拿50块钱的审片费。
所谓的薪酬保密……
要是都像几十年前似的,大家都穷的叮当响,都是不分你我的一样贫困,那还真不需要保密。
你很穷,我很富。
有了对比。
这才需要保密。
周浩然感觉快要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说道:“市场化运作之下,就出现了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