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买笔墨(2/3)
有的。”
伙计拿出三条墨条,一一介绍着:“这三种都是学子常买的墨条,这一块墨迹淡,容易晕开,也是最便宜的,一两银子便可买到。这一块就是中等,不易晕开但有些浓,二两银子。这一块是描金的墨条,不晕也不会太浓太淡,还有淡淡的香气,五两银子一块。”
宋新桐点了点头,她自然是知道越贵越好了。
“姑娘不若买这种中等的,书院里的学子都是用的这一种,只是浓一些,但并不会有其他的影响,待两位小公子写得出一手好字了再买这种描金的墨条便是。”伙计说道。
宋新桐点了点头,觉得这伙计还真是实诚,难怪布店的老板娘让她一定要到这一家来。
“砚台呢?”宋新桐又问。
伙计拿出一块,“这块砚台表面比较细腻、发墨很快而且轻便容易携带。”
“多少?”宋新桐问。
伙计说:“我们卖的比较便宜,三两一块。”
宋新桐还是挺满意的,“还有笔和纸。”
伙计心底越发开心了,将毛笔拿了出来,“这种羊毫笔不错,适合像小公子这样初学习字的孩子,一百文一只,很便宜。”
“纸呢?”宋新桐又问,“这么多纸我也分不出好坏。”
“宣纸的品种上百种,姑娘不知晓也是正常的。”伙计拿出了一打白色宣纸,“只是质量相对好一些的能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姑娘你摸一摸。”
宋新桐依言摸了摸,的确很光却不是细滑的那种。
“姑娘可以买一刀这种宣纸,我们可以送姑娘这种粗糙的黄纸,小公子练习就可以用这种黄纸。”伙计推荐道,“这种宣纸质量较好,一般的学堂和书院的夫子都会要求用这种纸张。”
宋新桐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个不懂行的家长,辅导班的老师说什么就是说什么,反正最后交钱就对了。
宋新桐无奈点头:“那成吧。”
“好的,那我同姑娘包起来?”伙计问道,“笔墨砚台都是一人一份吗?”
“自然是。”宋新桐点头。
“好的,一本三字经三百文,笔墨砚台两份一共十二两二百文,这上好宣纸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