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儿子出生了(2/5)
想等上级的安排了。
等他们的安排,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实现?
所以说王汉林和指导员商量了之后,就把酿酒的作坊成立了,等技术成熟,配套设施也配全之后,王汉林准备把手工坊和酿酒坊,都变成商业部。
这个商业部出来的东西都准备直接换钱,能卖到国内的就换人民币,卖到国外的就换成美元。
王汉林不准备再等,这也没有头儿了。
所以今年的计划就是自己去一趟东方之珠。
王汉林在54年这忙忙碌碌的一年里,也没有大的成绩,也没做成一件很大很光荣的什么事情,这一年一直在填补着基地的空白和漏洞,也在弥补着基地结构运行的细节。
现在整个基地做的已经井井有条了。
现在指导员和王汉林不在的情况下,基地也能正常运行。
基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律和运行理念。
王汉林的想法就是小队长自己能解决的就让小队长解决,小队长解决不了的就让大队长解决,大队长实在解决不了的就汇报到上级,由上级解决。
解决之后要形成报告,无论你解决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要形成报告成功要写到成功的,为什么成功。在那里避免了失败。
如果自己决定的事情失败了,要总结哪里失败了,怎么样调整,总结,从失败变成成功再去实行,最终变成成功了,这样形成了这些经验和理念之后都要形成报告交到上来了。
王汉林为了让大家形成写报告的习惯,特意建立了一个档案室。
所有部门的报告都要形成纸质文件上交到总部的档案室,档案室里根据分类,每一个大的部门儿,大部门儿底下的分类部门儿,所有的日期,整里的档案都要入档。
形成自己基地的一种历史资料,如果在未来有好的想法也要归档,王汉林,曾经的那些手稿都被肖秘书要走了,都已经存档了。
不知道再过几十年之后,可能这也就变成了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
有可能也变成文物了吧?
1954年也悄悄过去了,这一年王汉林最大的成果就是翠花给王汉林生了一个儿子,王汉林给孩子起名叫王建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