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天地会”(2/4)
司马藩背后站着江南士族,家资巨万却锱铢必较;
曾仲涵虽顶着兵部侍郎头衔,实则只为保全楚州祖产;
张白圭与司马藩素有嫌隙,此刻不过借机发难,不是你司马藩举荐的吗?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了吧。
至于那位远在燕山的张克——诸葛明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此子倒是会挑时机。
\"张克所求,无非十个卫的编制和世袭职位。\"
诸葛明声音沙哑,\"眼下朝廷能调动的兵饷几何?\"
曾仲涵急忙答道:\"余尚书已带走京营精锐及半数夏税,楚州卫所兵丁多老弱。
若要另调边军,开拔银少说五十万两,秋税入库前绝无可能。可若楚州有失\"
他喉结滚动,\"秋税怕是\"
\"荒谬!\"司马藩拍案而起,
\"五万人的编制,世袭官职更是动摇国本!
此例一开,边将纷纷效仿,朝廷颜面何存?\"
张白圭轻抚茶盏:\"小司马大人舍不得虚名,不如出五十万两现银?
也好让朝廷另择良将。\"
司马藩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声音陡然提高:\"我司马家世代勤俭持家,岂容你污蔑!\"
\"够了。\"
诸葛明转向一直沉默的右相司马嵩,\"司马公以为如何?\"
司马嵩沉吟片刻:\"不妨折中。给六个卫的编制,世袭止于千户。
若张克真有忠心,当体谅朝廷难处。\"
诸葛明望向窗外。
新都金陵的碧空如洗,与二十年前燕京的天空一般无二。
只是当年朝廷威仪赫赫,哪容边将讨价还价?
南渡之后,一切都变了。
\"拟票吧。\"
诸葛明最终拍板,\"六个卫的编制,世袭千户和百户任命给他。
告诉张克,朝廷望他速速南下楚州平叛,莫负圣恩。\"
司马藩还想争辩,被父亲司马嵩一个眼神制止。
这位右相声音虽轻却不容置疑:\"流贼若成气候,江南亦难幸免。\"
冰鉴已化了大半,水珠沿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