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狄初献计(4/5)
狄初听完不禁又从刚刚激动的心情之下变得气垒起来。
本来他和萧岳一样,都是斗将失利,导致本方士气低下,被记下一过。
但现在萧岳比他多出了一个计谋,并且获得大胜,反而有功了。
其次则是狄傕,向来都是明哲保身,这一个纯粹的酱油居然也有功了。
而自己身为四世三公之后,又是洛阳年轻一代的翘楚,这晃悠了好几个月了,却是寸功未立,这岂能不让狄初泄气?
其实萧岳狄初斗将失败本不算有过,只因柳开森还未发话,二人便主动出战了。
赢了还好说,输了就是有过,如果是柳开森要求他们去斗将,就算输了,也没什么,关键就在于二人太过自信,又想得太多。
柳开森又道:“现在敌军粮草大部分被焚,就是开始第二步棋的时候了,诸位有何意见?”
韩瑜首先分析道:“二皇子袭营烧毁敌军粮草就在于让敌军缺粮,曹驹叛军势必会在近期遣人往藏粮地点取粮,只需我军在曹驹大营外派遣探子,跟随取粮的队伍,不几日便可得知敌方曹驹军藏粮之地,到时候奇袭藏粮之地,敌军十万人可不战而下!”
古代打仗就是这样,如果是大军会战,必定有一个隐秘的藏粮所在地。
就比如官渡之战,袁绍将粮草放在乌巢,曹操就无从得知,自许攸来投靠曹操的时候,才说出这个藏粮的所在地。
也就有了曹操奇袭乌巢,从而击败袁绍的故事。
往往一场战争的范围可以达到方圆百里,甚至更大,想要靠己方斥候去寻找敌军的藏粮所在地,近乎痴人说梦。
所以各种战例都是劫粮道,而很少说什么直接烧毁别人藏粮所在地。
当然有的战争也不需要藏粮地,只需要就近的城池便可。
但曹驹十余万大军并没有据城而守,又一路和公良周旋百余里地,绝无可能随军携带所有粮草。
那么粮草必定是放在一个隐秘的地方,随用随取。
而柳开森并不能确定曹驹什么时候缺粮了,要去取粮,至于取粮的方向,取粮的人更是无从得知,因而无从下手。
现在情况大抵如此,既然不知曹驹大军的藏粮所在地,所以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