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跟我混吗?(2/4)
“于农民身家无过,年三十以下,能书者选用,但曾经各衙门主写文案,攒造文册,及充隶兵与市民,并不许滥充。”
换言之,如果你不是军户背景,只能进去当个闲散的文职工作,裁员率特别高,还想带刀出门装逼?想多了。
更残酷的是,锦衣卫扩招的民选方式,从洪武十二年(1379年)之后,几乎不再进行。
为什么?因为都被“空降”大佬占据了位置。
空降的方式,包括达官、安置外戚、荫封功臣及其子弟、太监宫女推封等。
一、达官,又名鞑官,即向大明俯首称臣的外族首领,就能被安排进入锦衣卫,谋得一两个差事,充分体现出大国风范。
二、明代充分吸取前朝教训,在挑选嫔妃时,尽量避开贵族及世家女,多为民间良家女子。
既然家里有人入宫当皇帝的女人,好歹是皇亲国戚,那就把你们的父叔兄侄都安排进锦衣卫吧。
你们也不用做事,每天去单位打卡就行,朝廷养着你们。
除了皇帝,皇室宗亲,如藩王妃嫔的家族子弟、公主后代,这些人都能在锦衣卫中谋得个一官半职。
三、明代皇帝对于有功之臣的后裔,通常都会被选入锦衣卫当武官,例如明神宗,将于谦的重孙于一芳提拔为锦衣卫指挥同知,算是对于谦的功绩略表心意。
四、只要家里有人入宫,哪怕只是当一个卑微的宫女,家属都可以应聘锦衣卫工作,不过只是临时工,任职多久取决于宫女当差时长。
宫女的地位越高,家属的职位就越高,例如皇帝的奶娘,家族子弟甚至能被封为千户。
既然不起眼的宫女都能有此福利,身为皇帝近侍的太监,自然也不甘落后。
后来诞生的“东厂”和“西厂”,大都是太监掌管,他们想要安排自己人进入下级机构锦衣卫,不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推移,锦衣卫渐渐地违背了成立初衷,变为一个混吃混喝的养老院。
尽管如今只是明中期,但是朱祁钰决心改变这个现状。
因此,安排一个他的亲信,先行加入锦衣卫,等自己登基之后,再大刀阔斧的改革。
“锦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