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来到宋氏(2/4)
事,郕王殿下应该出过一份力。
“哎,免礼。”
“下臣,必须跪谢!”宋培不愿意起来。
其他人不知道,他心里门清得很。
当时出了考场,觉得自己考砸了,束股部分没写好,想死的心都有了。
所谓八股文,答题方式必须按照“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解题步骤,缺一不可。
结果却出人意料,此非天意,定是人为!
没错的,必是郕王殿下背后出了力。
此番提携之恩,真是没齿难忘!
宋培,哭了。
朱祁钰真不知道对方的心理活动那么丰富,他关切询问:“有无考上庶吉士?”
明代的一甲进士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工作,二甲进士大部分被分配到六部,差点的在九寺。
翰林院,又被誉为内阁人才培养基地,古代文人墨客的荣耀殿堂。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明朝绝大部分的高官重臣都出自翰林院。
二甲进士唯一能逆天改命的途径,若是能中“庶吉士”,就可以跟着一甲进士进入翰林院。
被选为“庶吉士”的难度并不低,二甲、三甲进士在科举结束后,可以进入翰林院、六部、九寺观政(实习)半年,在此期间,发表五篇论文才有资格参加翰林院的“馆选考试”。
两三百人同堂竞技,只有前十名能入选“庶吉士”,还要为期三年的实习,合格者才能继续留在翰林院。
成为庶吉士有前途吗?那可太多了,人才不论出身,金子在哪都能发光。
明代大概有150名庶吉士,其中有87人最终登阁拜相。(此相非彼相,明代没有宰相,指成为朝廷重臣。)
比如说李东阳,在天顺八年被授为庶吉士;杨廷和,在成化十四年被授为庶吉士;张居正在嘉靖二十六年被授为庶吉士。
那么问题来了,考不上庶吉士,是不是再无出头之日?
咳咳,于谦就没考上,海瑞连进士都不是。
宋培摸了摸头,显得不好意思:“考上了。”
“不错!”朱祁钰竖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