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逆天军制,积重难返(4/4)
军士通过钱财贿赂军官,可以不去行兵打仗,而没钱的军士只能恪尽职守,甚至还要帮那群有钱人的活干完。
其次,武官在军备上牟取暴利,正统元年,大同府镇守文官报告,边防军士缺衣少甲足足四万余套;
兵部汇报,京军三大营战马数量不符,缺失两万多匹;
工部的东西厂仓库中,清查后发现,不符合工艺标准的军需用品,居然有十三四万件?
然后,“私役买卖”,军官会派遣军士去帮他们做买卖、经商、种田,经常强权侵占农田,军屯制名存实亡。
这还算是轻的了,甚至有军官竟敢盗卖军用仓粮和军武?
正统三年,西宁卫掌卫指挥佥事穆肃与镇抚李恒,私自将八千余石军俸粮盗卖;
正统四年,万全右卫指挥使王祥、怀安卫指挥使楚祯,盗卖两万余石军俸粮。
这些只是东窗事发的劣迹,不过冰山一角。
最后,克扣普通军士的月粮,已经属于基本操作。
正统元年,山西境内的官军就因为有27个月未发军粮,差点发生暴乱,揭竿而起。
王骥言辞犀利的指出一系列问题,说明明军内部早已积重难返、宿弊难清。
而我们的六边形战士明宣宗朱瞻基呢?
他装作没听见,反正一点处理措施都没有。
就这样,武官们渐渐胆大妄为,来到正统年间,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渐渐败露。
真别整天说什么,大明亡于文官集团。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群武将军官,诗人握持?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朝廷发再多的军饷也没用,全特么被这群畜生给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