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消息(2/3)
现在想起李超教训他们说的“多动脑子”,简直就是个笑话。
从县城方向的公交车来了,乔正羽上车,奔龙岗乡而去。
电风扇呼呼吹着,乔正羽写着暑假作业,他的堂妹抱着西瓜坐在他的旁边啃着。
“哥,你吃西瓜不?”
“我不吃,你吃吧!”乔正羽说着,宠溺的给她擦了擦嘴。
小姑娘比较喜欢黏乔正羽,她两岁多的时候爸妈就出门打工去了,一年回来两回,跟乔正羽的时间比较多。
“叮铃铃……”电话响起,乔正羽放下笔,起身拿起电话。
“张老师?补课?半个月是吗?好,我知道了,谢谢张老师。”
挂了电话,乔正羽犯愁了,白鹿镇高中要求新高二学生提前半个月回校补课,罐头厂肯定干不了了,可工资该怎么结?
算算时间还能干十天,不知道张琴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第二天一早,乔正羽赶到了罐头厂,显然马东和张奇他们都接到了学校的通知。
张琴的办公室里,乔正羽把情况一说,张琴吃惊的同时也很快反应过来了。
“没事,学业要紧,工资就按一千两百块钱算。”
”这不行,太多了,我们只干了一个半月,算起来是我们违约了,一千块钱好了。”
“呵!你们还真不一样,别人都是嫌少,你还嫌多?”
“人无信而不立,商无信而不兴……”
“行了,你可别跟我说古文,我才初中毕业,就按我说的办,另外按照老板的意思,你是介绍人,会多给你一些奖金,就这么决定了,你们走了,我还得抓紧招人,去忙吧!”
张琴开始赶人了,乔正羽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张琴的动作很快,第二天一早,她就从县技校里面招了十来个毕业生。
又按照乔正羽的建议,给每个车间安排了车间主任和组长等职位,以前的罐头厂点集体社会的意思,他们在劳改场就是这样,所有人都是出工不出力的状态,只要么你说的过去就行。
经过乔正羽他们九个人一个半月的“折腾”,现在大为改观,工人们谁也不愿意被说还不如孩子,他们也开始要“脸面”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