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三岛抬起了手掌,就等着他们把脸凑过(2/3)
仓雪穗看到的是,更为成熟的剧情架构,更为巧妙的隐喻。
最重要的,就是“羊”这一物种。
早在平安时期,羊就已经传入了日本,但养羊一直是无利可图的事,所以一直没有推广开来,大多数日本人都不知道羊这种东西。
到了明治时代,政府曾推行过鼓励养羊的政策,大量引进蒙古的羊种。
然而本土养殖的羊,成本远超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因此这项毫无经济效益的政策自然就被放弃了。
在这部小说里,羊被隐喻成了日本政府不顾一切盲目推进现代化的一种象征。
彼时的日本,正处于高速发展的80年代,正式迈入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这样人情味缺失、高度社会分工下的社会中,人不能被称之为人,而是生产的工具……人的社会存在感被削弱,主人公踏上了寻羊之旅,也踏上了自我寻找与自我救赎的旅程。
一般人也就能解释到这里了,但米仓雪穗是教书世家出身。
天资聪颖,冰雪聪明的她,稍稍一品味,就察觉到了更深刻且大胆的隐喻。
除了隐喻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日本政府盲目的政策外,羊是否还隐喻着什么?
当米仓雪穗把目光跳出日本,放眼周边国家时,心头的疑惑豁然开朗。
日本的是从蒙古引进的。
蒙古曾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强大政权。
所以,羊也可能代表着蒙古的强权意志。
而明治时代之后的大正时代,日本军国主义兴起,当时的政府开始吹嘘“亚洲门罗主义”,将日本放在了整个亚洲的领导者和决策者的位置上。
把羊从蒙古引进日本,实际上是隐喻日本接过蒙古帝国对亚洲的强权统治。
清楚了这层思想,那么“羊”就象征着极强的侵略欲望与占领欲望,隐喻对象直指着“日本军国主义”。
生活在战后和平年代的青年“鼠”,在无法压制羊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借此消灭体内的代表恶的“军国主义”,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
看着看着,思考着品味着,米仓雪穗逐渐头皮发麻。
她忽然很想知道,那些一直批评和抵制学弟的文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