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十指相扣(4/6)
成功,但注定不会被主流文学界认可的哦,也不大可能得什么文学奖。”
“嗯~”多崎作点点头。
村上君的作品,不一直被批不能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民族的思考嘛。
只是把刚成年那段时期的忧伤、困惑写得庄重、严肃了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忧伤被时间抚平,困惑云淡风轻了后,再回头看这些书就不会觉得有多深刻了。
看到学弟一脸豁达的样子,米仓雪穗也就放心了,没再多说什么,转头看起了《海边的卡夫卡》。
这本似乎比《挪威的森林》还要优秀。
书里的主题,和青春三部曲一样,都是“寻找”。
在《卡夫卡》这部充满荒诞色彩的小说,一个从小被母亲抛弃、被父亲诅咒的少年卡夫卡在十五岁生日那天,离家出走,不是逃避什么,而是为了一个不得不走的理由——寻找自我。
与此同时,另一条时间线中,中田小时候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读写能力,却能与猫说话。
因为这种特殊能力,他与专门杀戮猫的雕塑家琼尼·沃克相遇。
琼尼·沃克逼迫中田杀死自己,之后中田便踏上了前往卡夫卡的道路。
两个时空,两条线交叉并行。
充满荒诞色彩的世界中,不乏温情。
不论是卡夫卡线中遇到的大岛,还是中田线遇到的各个好心人,或是最后相伴中田的星野,他们都尽可能地关心他人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书里频频出现隐喻,一个不识字的老人如何不沾鲜血就“杀死”了一个不存在的人,而现实中确实有人被杀;卡夫卡应了父亲的诅咒,杀了父亲,同母亲和姐姐睡觉;猫与人交流;死亡在真正意义上从来不是死亡……这些情节都让人感到既神秘又荒诞。
从头到尾,两线并行,孤独感和疏离感极其强烈。
与此同时,字里行间还时常提及战争,借人物记忆中与战争的交葛来表达出一种战后日本人的迷茫……
比起《挪威的森林》,米仓雪穗更喜欢这部《海边的卡夫卡》,所以看得比较入迷。
她沉浸在文字中了,多崎作就显得有些无聊了。
他的目光渐渐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