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卖身葬夫(2/7)
看着那巍峨的长安城,
想不到自己居然没资格进去,这有点当年刚到深圳,望着对面繁华香港,可没有通行证却无法过去时的心情一样。
郭二郎怀里揣着那个宝贝焖烧杯,却是迫不及待的想进长安城去找杜如晦的,他也有公验,
但他也没法带李逸入城。
“么事,下次办好了公验我再跟二叔去拜访杜兵曹。”李逸只能如此道。
于是,大家分道扬鏣,李逸随王乡长带着二百丁中去三桥,郭二郎独自进了长安城。
三桥,在长安城西十六里,在汉建章宫南,因建章宫南漕河上有三道便桥而得名。
此地,是长安西门户,往西北去便是渭水,西渭桥、中渭桥都是通往陇右、朔方必经之地。
顶着太阳,大家往三桥赶。
一个时辰后,终于到了三桥,这里因紧邻京城,有驿站、兵营、仓库、作坊,还有隔日一集的集市。
而今年又有大量陇右、朔方、中原、山南的饥民逃到长安后,在这一带落脚。
大量的草棚密密麻麻的搭建着,
“朝廷不许饥民靠近长安城十五里内,所以许多逃来关中长安的饥民,便都在三桥、灞桥、长乐坡、咸阳等地聚集,”
王乡长指着那大片窝棚道,“这几处本来也是长安重要的水陆码头,每日需要许多搬卸货物的力工,且这几处也还有不少作坊,需要不少人手,”
灾民们在这些地方多少能找到点活路,加上朝廷和贵族施粥救济,勉强活着。
“不是说朝廷下令地方搜检户口、安置流民,甚至锉择僧道伪滥者还俗吗,这么多流民,朝廷没有把他们安置到关中各地,直接给他们分田均地,让他们落户入编?”
王乡长只是笑了笑。
“哪有那么容易,八百里关中平原虽说富饶,可是作为京畿之地,这田地大多在皇家、贵族、勋戚、寺院、豪强、地主手中,还有许多田做为公廨田、军田、官田、学田、职田等,
剩下能拿来授分给百姓的田很少,京畿是地狭人多,所以朝廷有令,宽乡每丁授田百亩,但京畿,田额仅宽乡一半。
你上次足额授田五十亩,其实那都是郭二郎走关系,帮你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